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6篇
  免费   229篇
公路运输   864篇
综合类   726篇
水路运输   485篇
铁路运输   417篇
综合运输   1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01.
充分考虑到分段施工PC梁桥施工阶段线形变化的非线形,复杂性和随机性,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节段线形预测方法。采用滚动选取预测样本降低原始误差累计的方法,建立了节段施工线形预测理论模型。将此模型应用于黄河大桥悬臂施工线形预测控制中,按节段施工周期依次预测下一节段的线形指标,结果证实了分段施工PC梁桥线形变化的分形特征,与实测和理论值相比,预测值具有较高的工程精度。  相似文献   
102.
杨华  许继琪  闫优 《隧道建设》2020,40(Z2):241-248
大瑞铁路老红坡隧道穿越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施工单侧发生涌泥大变形地质灾害。通过分析变形开裂及地质成因,正洞内采用迂回导坑方案探明涌泥体范围,采用洞内扩挖工作洞室,在隧道单侧轮廓外施作超前水平注浆+高压水平旋喷桩加固及超前水平长大管棚的方案进行处理,并对该段支护及衬砌结构调整加强。依据现场工况,采用三台阶法分部、分段拆换作业,在钢架拱脚增设临时仰拱或临时横撑控制收敛变形,及时施作格栅钢架模筑衬砌,变形稳定后再施作永久二次衬砌。该技术在大瑞铁路老红坡隧道单侧突泥涌水地质灾害处治施工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3.
文章主要介绍半消声室长轴系动力装置试验台的轴系校中。该动力装置采用了可伸缩十字轴式双万向联轴器以及辅助支撑,简化了轴系对中;通过对长轴系动力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采用合理的轴系校中工艺方法,使轴系达到了对中精度。  相似文献   
104.
在轨道交通初步设计阶段地下线轨道减振设计中,对距外轨中心线两侧10~60 m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往往采用踏勘、工程类比等经验方法进行设计,具有一定的误差。在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2008)振动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参考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经验,研究适用于宁波轨道交通地下线轨道振动预测模型,并采用计算机语言实现预测模型程序化以提高设计效率。在初步设计阶段,振动预测的标准化、自动化,对稳定区间轨道高度,细化概算投资,减少设计反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采用线性自回归AR模型、具有首前波观测量的ARMA模型以及非线性自回归NAR模型三种方法分别对舰船运动进行预报,将得到的预报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验证比较,并对最佳预报模式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6.
化马隧道涌水为高压宽张岩溶裂隙水,具水量大,压力高,涌水连续、贯通性好、补给水头稳定等特点。通过详细地质勘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准确地质超前预报,掌握了涌水的特点和性质,提出了采用迂回导坑绕避结合泄水洞排水的处理方案,顺利通过了隧道涌水段。  相似文献   
107.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观测与预测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全线铺设无砟轨道。为了确保高速列车舒适、平稳运行,线路工程变形控制是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研究客运专线路基、桥涵和隧道的沉降观测的技术方案等关键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使用扩展双曲线法对路基沉降结果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一般路基地段沉降量最大断面的预测工后沉降值为5.8 mm,桥梁墩台、涵洞和隧道的沉降量均较小。这些沉降控制技术和结论对于进行沉降观测控制与预测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以津秦客运专线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测试为例,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和灰色系统法研究了路桥过渡段沉降预测问题。计算实例表明,神经网络法和灰色系统法短期沉降预测结果比较准确,简便易行,因而具有广泛的工程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The need for a Global Ocean Observing System Global (GOOS) is now widely appreciated. Parts of GOOS are currently being implemented already. In this paper, written on the request of the joint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mmittee of GOOS, we present some of the scientific issu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Ocean and Marine Meteorology Service module of GOOS. This module is concerned with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of sea level (both tsunamis and storm surges) and wind driven waves (wind–sea and swell), among other things. For each of these we discuss the current state-of-the-art, indicate what observations are needed and mak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modelling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10.
上海丹巴路朝阳河桥是跨越朝阳河的一座大挑臂三跨连续箱梁桥。该文重点介绍了该桥的上下部结构设计和计算分析,以及关键点的处理。其成果为今后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技术资料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