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66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91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邓建林 《隧道建设》2006,26(4):49-51,71
在淤泥质软土地层中进行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土体容易产生流塑性变形甚至失稳,介绍了一种适合于淤泥质地层的新型土体加固技术--水平搅拌,该技术不仅克服了在地面上无作业条件的难题,而且能够通过监测和控制孔口的返浆量以达到有效控制地面沉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2.
拱泥机器人原理样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一台拱泥机器人原理样机,针对洪泥机器人在泥土环境中前进时转向阻力矩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简单灵活的转向机构,采用充气胶囊作为支撑,提高了蠕动爬行机构的驱动能力。提出了拱泥机器人传感器检测系统的方案,解决了拱泥机器人水下位姿的检测问题,进行了原理样机控制系统设计和作业流程设计。最后在实验室环境中完成了原理样机的蠕动爬行实验,验证了总体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
王浩钦  吴剑国 《船舶》2016,(1):59-63
耙吸挖泥船具有泥舱长且宽、泥浆密度大等特点,存在泥浆晃荡现象。文章参照BV规范,对17 000 m3耙吸挖泥船的晃荡载荷特性以及晃荡工况与常规工况下泥舱结构的应力进行分析和对比,发现在特定情况下泥浆晃荡将使主甲板及横舱壁的最大应力增大200%左右,并使内壳及强框架等的应力增大15%~50%,从而对船体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4.
复杂岩石地层盾构掘进速率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盾构掘进效能,指导盾构掘进施工,对泥岩砂岩交互地层条件下越江隧道盾构掘进速率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在施工现场进行盾构掘进试验,通过盾构数据采集存储系统,获取盾构掘进的基本参数,并进行点荷载强度试验以获得岩石强度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盾构掘进速率与岩石点荷载强度及刀盘推力的关系,分别构建了泥岩和砂岩地层盾构掘进速率的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应用。研究和应用表明,在泥岩和砂岩两种地层条件下,盾构掘进速率均随岩石强度的增大而降低,随刀盘推力的提高而增大,掘进速率与刀盘推力、点荷载强度均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75.
海洋钻井泥浆处理系统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亭  李福建  曾湛 《船舶》2014,(5):89-95
对海洋钻井泥浆处理系统的基本流程进行了阐述,并基于业主个性化要求,对适应不同船型的泥浆处理系统的布置等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统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特别探讨了振动筛总成、入筛泥浆分配、出筛泥浆分配及出筛岩屑排放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国内海洋钻井泥浆处理系统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6.
许新桩  董鹏 《路基工程》2013,(6):201-203
针对小棕溪隧道整体道床出现的病害问题,利用地质雷达测试和实验室试验结果,对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依据运营隧道综合维修“天窗”限制,采用加固型TGRM水泥基特种灌浆料及其注浆工艺对该隧道整体道床病害进行了治理,实践结果证明,达到了治理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7.
易波 《路基工程》2013,(6):150-155
阳安铁路全线在2000年前后翻浆冒泥病害突出,影响路基质量。由于翻浆冒泥分为道床翻浆冒泥、基床翻浆冒泥两类,在整治措施及整治费用上存在很大区别,为了有效界定两种病害,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探测阳安线路基病害,对不同形态的翻浆冒泥所表现的电性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整治路基病害中效果显著,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8.
尹剑 《山西交通科技》2013,(3):89-90,99
以广西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瑶寨隧道左线ZK47+067处突水突泥地表沉陷及处理为例,介绍了在砂性土质条件下隧道出现塌方、冒顶、突水突泥事故的主要处理措施,并结合工程地质实际对普遍采用的管棚法进行一定改进,使其在砂性土质条件下能够满足加固围岩的需要,最终保证顺利通过软弱松散塌体。  相似文献   
79.
根据浮泥层中船舶航行时船体边壁带动附近浮泥作剪切流动的物理过程与浮泥在缓坡上的重力流之间的相似性,提出以船体边壁附近浮泥层流态转换条件来定义适航密度,以避免现行方法的不确定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表明,适航密度与航行速度和浮泥层厚度有关.在通常航速和0.5~1.5 m浮泥层厚度条件下连云港航道的适航密度约为1.25~1.35 g/cm3.  相似文献   
80.
翟可 《隧道建设》2013,33(5):388-392
针对富水铁路隧道内道床翻浆冒泥病害,以现行铁路隧道通用图为基础,结合富水隧道地下水水量大且具承压性的特点,对通用图中洞内防排水设施功能分析后提出改进方向,形成以降水压、消隐患、排渗水的富水隧道洞内防排水设计方案总体思路;并提出了富水隧道洞内增设降水井,调整双线隧道侧沟位置并加深,优化中心水沟井壁设计,道床板下增设渗水盲管等具体防排水改进措施。针对隧底存在虚碴层问题,提出采用水平光面爆破开挖,增加人工清底工序,按隐蔽工程验收及无损探测检查等具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该设计施工预防措施经工程验证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