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篇
  免费   117篇
公路运输   38篇
综合类   291篇
水路运输   741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曹斌 《水运工程》2011,(2):116-119
结合通吕运河通州大桥—通灵大桥段右岸航道护岸养护工程,对短木桩和块石换填地基处理方案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及工程费用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比较分析,短木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地基沉降的功效,且费用较低,是浅层软土地基处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2.
长江下游通州沙水道洲滩关键控制工程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通州沙水道河床演变特点及碍航特性的基础上,预测其演变趋势。为从根本上解决该水道航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航道整治的总体治理思路和洲滩关键控制工程方案。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洲滩关键控制工程方案可达到预期治理目标,为下一步航道系统整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林艳  刘利 《交通标准化》2011,(20):169-172
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内河航道建设资金来源及特点,在分析我国现行内河航道建设资金主要筹措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南京航道发展需求,提出了南京内河航道建设资金筹措建议。  相似文献   
74.
袁文昊  刘红 《水运工程》2022,(1):112-118
基于实测水文和地形资料对射阳港3.5万吨级进港航道开挖以后的回淤特征及回淤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射阳港所在海域受废黄河三角洲冲刷泥沙输移的影响,含沙量较高,为航道回淤提供了丰富的泥沙来源;进港航道年回淤量为995万m3,其中导堤掩护段占全航道回淤量的93%,该段平均回淤强度可达5.0 m/a,高于开敞海域段的0.6 m/a。导堤掩护段航道回淤主要是由于涨潮期带入的高含沙水流在憩流时刻形成悬沙落淤所致,航道两侧滩面上的流泥归槽以及洪季期间上游河流的开闸泄洪对航道回淤也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75.
在对江苏内河航运现状和欧盟重视发展内河航运的具体措施介绍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评价法分析内河航运在江苏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优势,认为大力发展内河航运是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并对江苏发展内河航运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76.
唐净  吴文华 《水运工程》2004,(10):89-92
内河航运的明显优势是运量大、能耗低、环保、安全,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在提高内河航道通过能力的同时,对防洪、灌溉、城市建设等各方面都有贡献。虽然水运的社会效益有目共睹,但当涉及到项目投资评估时,却一直缺乏将这些效益量化的手段,因此内河航运项目在项目筛选和投资决策阶段失去了竞争力。文章对内河航运项目效益分析和经济评价的现状和现有的一些方法做以介绍,提出改进现行内河航运项目效益分析和经济评价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7.
在对饶河湖区航道情况及碍航浅滩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研究河段的一维水流数学模型,利用实测资料进行模型验证。运用数学模型计算设计流量条件下的湖区航道各浅滩段航槽疏浚深度的关键参数及工程前后的水面线变化,分析工程后的水动力条件变化及航槽断面流速变化。结果表明,工程后研究河段水位下降,河段水力比降减小,湖区浅滩段航槽断面平均流速减小,双港下游河道段流速增加。采用规范公式计算航槽疏浚后湖区各浅滩段航槽的年回淤厚度,研究结果可供设计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78.
将1艘绞吸式挖泥船配1台挖掘机,改装成1艘反铲式挖泥船。该挖泥船在疏浚内河硬土质航道中,有操作简便,土质适应能力强,可挖掘风化岩等硬土质优点。  相似文献   
79.
根据洋山港自然、地理条件,运用目前在航道论证方面已经比较成熟的船舶操纵模拟器,有针对性地对大风天气下靠泊超大型船舶安全撤离泊位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所选8000 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模拟船型撤离泊位进行模拟实验的结果和在对实验数据充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超大型船舶安全撤离泊位的具体方法,为洋山港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在大风天气下安全撤离泊位提供比较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0.
傅华  李万松  黄强 《水运工程》2006,(12):73-76
分析红水河坝淘滩滩险特性、碍航原因,并根据实测资料分析整治工程方案及整治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