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31篇
公路运输   71篇
综合类   82篇
水路运输   95篇
铁路运输   57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基于南京长江大桥#4桥孔通航现状对驶经桥墩的上行海船构成的潜在危机,通过对特定航区水文条件、适用规制、涉险因素的分析,应用船舶旋回机理和实船试验数据,提出了以安全距离驶经桥墩为目的的分段式行动模式.依据不同航段水域条件设计了随时空变化的操船对策.为上行海船选择合适通航量的有利时机驶经桥墩提供了操船等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2.
文章分析了客滚船承载车辆在积载、系固和管理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对该问题进行了相对探讨。  相似文献   
93.
岩溶路基随岩溶地区交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而越来越普遍,如何评价岩溶路基稳定性成为岩溶区路基设计与施工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目前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的不完善性,考虑溶洞形成过程中岩溶顶板所具有的空间形态特征,首先,将路基下伏岩溶顶板简化为固支梁、抛物线拱、圆拱与固支双向板等承载模型,以此进行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并采用结构力学分析理论分别建立不同模型的路基岩溶顶板抗弯最小安全厚度计算方法;其次,通过典型案例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揭示岩溶顶板最小安全厚度随溶洞顶板矢高、跨度、岩石抗拉强度与上覆荷载的变化规律,探讨路基岩溶顶板破坏模式的控制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确定岩溶路基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原则;然后,基于岩溶地区地质勘察信息提出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过程,建立考虑溶洞空间形态特征的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确定的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岩溶顶板按何种模式破坏不仅与破坏形式有关,还与溶洞形态及其矢高密切相关,石灰岩抗拉强度同样影响较大,工程设计与稳定性评价时应基于勘测数据分析各种破坏模式,以便使设计或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4.
山区公路小半径曲线是事故的多发地点。通过对行车轨迹及驾驶员行车视觉感觉的分析,结合曲线透视图,分析得出小半径曲线视觉信息不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据此对小半径曲线加宽、横向超高及中心线设计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对山区公路小半径曲线的道路安全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5.
通过修改货票制票微机Windows系统的注册表,避免使用人员由于误操作造成故障,确保货票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6.
主要介绍物流安全库存确定的新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安全库存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该模型进行运行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97.
介绍信息交换平台数据库安全访问代理的需求及实现,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际生产信息系统隔离与交互的应用模型,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98.
为逐步完善安全、生态友好和经济的全球航运体系,本船设计贯彻新的环保设计理念。除满足各种最新公约、规则和有关法规的要求,包括MARPOL公约,SOLAS、IBC规则,USCG和OCIMF及Exxon公司等各项要求外,具有装卸时间短、极小的货油残留量、更可靠的防污染能力和高效快速洗舱等特征。  相似文献   
99.
刘贺平  刘现鹏 《水道港口》2002,23(3):146-149
介绍了钢板桩码头的检测内容和相应的检测方法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 ,码头可按原设计荷载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00.
集装箱在舱面堆装重量的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我国现行规范的规定,作者编制了船舶舱面集装箱及其系固设备受力计算与校核系统计算程序。根据对我国规范和该计算程序运行结果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集装箱在船上受力的主要因素,在提出确定集装箱在舱面堆装重量限制临界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绘制集装箱在舱面堆装重量限制临界曲线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了曲线图的实例,这对于缺乏这类船舶资料或计算软件的船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