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28篇
水路运输   144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91.
蜂窝式夹层板耐撞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蜂窝式夹层板因有结构轻、强度高等优越的力学性能使其在卫星、飞机、高速列车、快艇等轻型交通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了解该结构的横向抗撞性能,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MSC/Dytran分析了蜂窝式夹层板结构在横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损伤变形、碰撞力、能量吸收、耐撞性指标;并与等效平板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结构尺寸参数和耐撞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蜂窝式夹层板具有良好的耐撞性能;结构密度是影响结构耐撞性能的关键因素;夹芯层高度对结构的耐撞性影响不大,随夹芯层高度增加结构吸能增加。  相似文献   
92.
现有的基于三元分组列车的网络拓扑推断方法,仅依据单一参数(时延或时延抖动)进行网络拓扑的推测,其推断准确度受到网络负载的影响,在网络负载较重时不能准确推断出网络拓扑.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元分组列车测量拓扑结构的方法,利用叶节点的层析信息将叶节点进行聚类,依据时延抖动和丢包率两个参数计算节点间的相关性,由底向上构造网络拓扑树.经过NS2仿真环境下实验验证,该方法有效减少了探测包的发送量,提高了推断的准确度,且网络负载对推断准确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3.
为了解一种新型夹层板整体曲面形桥墩防撞装置的防撞性能,采用数值计算法对不同夹层板厚度的曲面形防撞套箱,以不同角度、不同位置撞击时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夹层板外层钢板表面各向应力绝对值均为内层钢板的2倍以上;外层钢板表面的各向压应力相差不大,并向四周迅速减小;内层钢板表面应力在撞击点附近有拉压变化,竖向应力的绝对值比横向应力的大;夹层板曲面防撞套箱正撞的几率小,斜撞时能明显降低套箱的受力,撞击点的竖向偏离应力降幅远大于水平向偏离应力的降幅;夹层板厚度变化对钢板应力的影响大于对凹陷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张金军 《船舶工程》2014,36(1):87-90
通过对冰与钢-泡沫夹层结构的冲击特性进行有限元仿真建模计算,得出其相关碰撞特性;同时计算得到的接触部位的压强和面积关系与ALIE所规定的压强-面积曲线作比较,确定材料模块选取的合理性。进而为系统研究冰与夹层结构以及船冰碰撞之间的耐撞性提供一定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5.
孙巍  翟玉文  梅志远 《船舶工程》2014,36(3):99-102
以复合材料加筋夹层板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分析,对不同加筋结构方案、加强筋不同宽高比以及不同加强筋芯材对其固有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总重量相当条件下,对比分析了一字型、十字型、卄字型及井字形等四种不同加筋结构方案夹层板的静刚度特性及固有振动特性;以一字型加筋板为研究对象,以加强筋横截面面积为优化约束条件,研究了不同宽高比加强筋对加筋板固有振动频率的影响;对比探讨了一字型加筋板中加强筋芯材弹性模量的变化对结构固有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当选择加筋形式、加强筋宽高比以及加强筋芯材能够有效提高复合材料加筋夹层板的静刚度特性及固有振动特性,为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工程应用与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6.
采用模态展开法建立了水下有限长双层加筋圆柱壳的振动声辐射模型,给出了环肋、实肋板和舷间水的阻抗表达式,分析了实肋板的周向、轴向、径向及弯矩作用力对双层圆柱壳结构振动声辐射的影响,比较了舷间水与实肋板的传递功率,并针对实肋板详细分析了不同作用力的功率传递特征及主要作用频段。结果表明:0.5倍环频以下,双层壳体间功率传递以舷间水为主,0.5倍环频以上,实肋板对声辐射峰值的贡献更为明显;实肋板功率传递的四个分量中,环频以下以切向力和径向力传递为主,环频以上四个分量传递功率量级基本相当,轴向力略低。  相似文献   
97.
夹层板系统(SPS)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船舶修造过程。因其夹芯层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所以可以用作耐撞结构以提高舰船的碰撞性能。文章基于大型商业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分析了SPS舷侧结构的碰撞性能,重点讨论了损伤变形、碰撞力和能量吸收等碰撞参数,并与传统舷侧结构的碰撞性能进行比较。研究表明:SPS舷侧结构较传统舷侧结构在总质量相当的情况下,极限撞深提高且在极限撞深时吸能也提高较多,表现出了优越的耐撞性能。  相似文献   
98.
激光焊接钢质夹层结构的连接节点,是钢质夹层结构在舰船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梳理了钢质夹层结构之间、钢质夹层结构与传统船体结构之间的典型连接节点;阐述了钢质夹层结构连接节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连接节点设计需考虑的多种因素:连接强度、制造工艺和结构重量;汇总了平面对接的连接形式的现有研究成果,并总结了2种高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平面应变模型的分析方法和壳-体连接结合子模型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典型船体结构的裂纹识别方法,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大量可靠的训练样本和验证测试样本。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裂纹损伤识别模型,分别以静态应力参数、动态振动参数、应力与振动参数结合三类信息作为特征参数,对裂纹位置坐标进行了识别,对识别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加筋板裂纹损伤识别是可行的,其中以应力与振动参数结合作为裂纹识别的特征信息识别精度最高,绝大多数裂纹位置识别误差在5%之内。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可为船体结构裂纹损伤智能化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Plastic deformation of plates in steel deck structures under heavy vehicle or helicopter wheel loads is common in ships and offshore structures, and is therefore of significant interest to designers of ro-ro/cargo ships, helicopter-carrying ships and offshore platforms. To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plates, the nonlinear elasto-plastic response of stiffened steel plates loaded quasi-statically by a central rigid rectangular indenter is investigated both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The numerically-determined stiffened plate permanent deflections compare well with those obtained experimentally. The concept of applying the elasto-plastic method to the design of deck plates under wheel patch loads is introduced, and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wheel patch loaded plating is studied together with the design criteria. A simple design formula to determine plating thickness is proposed based on an acceptable level of permanent set. Ship-mounted helideck plating design cas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lasto-plastic method, and comparisons are made between the thicknesses derived using the proposed design formula and those found from Lloyd's Register (LR), Bureau Veritas (BV) and DNV-GL rule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