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0篇
  免费   144篇
公路运输   772篇
综合类   499篇
水路运输   834篇
铁路运输   224篇
综合运输   4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错峰出行是解决出行时间集中引起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措施. 本文以节假日游客错峰出行行为为研究对象,探究心理潜变量对其错峰出行意向及行为的影响机理.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同时考虑节假日旅游满意度,构建节假日游客错峰旅游出行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 定量研究了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节假日旅游满意度4 个心理因素对游客节假日错峰旅游行为意向及行为的影响. 最后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4 个潜在变量对节假日错峰旅游出行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知觉行为控制是关键因素且影响最大,节假日旅游满意度对节假日错峰出行行为意向及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 本研究可为节假日游客错峰旅游出行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2.
桥梁上部结构防船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撞击桥梁上部结构是船撞桥事故模式之一,其撞击特性与撞击桥墩特性相比有所不同。现着重研究了船舶撞击桥梁上部结构的风险分析、撞击力、防撞保护等技术问题,并提出设置警示设施、AIS系统建设、拦截、红外线监测、警戒等防护措施,供通航安全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3.
重点介绍了山西省大同市连接新老城区的一座重要城市景观桥梁——北都桥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该桥主桥采用单跨140 m的下承式钢桁架拱桥,单侧双吊杆设计。通过静力、稳定计算分析及拱脚局部三维分析,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可为同类桥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基于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潜艇舱壁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某潜艇端部耐压平面舱壁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以舱壁上加强桁(筋)结构的剖面尺寸为设计变量,结构强度、稳定性、工艺性要求为约束条件,以加强桁(筋)结构总体积为目标函数,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代替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结合遗传算法完成了舱壁的结构优化设计。在为网络生成学习样本时,自行设计了正交表,解决了因为设计变量多,无法选取合适正交表而随机取样的问题。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方案质量较原始初步设计方案减少了18.3%。  相似文献   
85.
王刚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86-289,M0028
地下水池通常存在于大型的地下污水厂、城市雨污水泵站、调蓄池等工程中。然而地下水池结构的抗震分析存在一系列难题,如设计理论的选取、流体作用力分析、构造措施的设计、设缝形式的影响等。介绍了常用的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对地下水池结构存在的问题和抗震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通过一系列案例提出了设计中的注意点,可供相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6.
超声法检测码头结构性裂缝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某高桩码头横梁裂缝深度的超声检测、骑缝取芯验证,说明对于活荷载引起的结构性裂缝,由于卸载后裂缝重新闭合,超声法检测存在局限性。试验表明,对结构加载后再作超声检测,则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7.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n estimating impact energy in collisions between marine risers is the assessment of the riser mass involved in the collision. Evidently the entire riser mass does not contribute to the collision. Hence, the question is: What is the equivalent riser mass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impact energy?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ree different ways of estimating the riser mass participating in the collision energy. The first method is strictly experimental. The second method uses a numerical experiment together with system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The third method is a strictly analytical method, which results in an asymptotically upper bounded estimate of the participating mass. Two risers are examined as case studies. The first riser is a 1 : 100 model scale riser used in collision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at Marintek's towing tank in Trondheim, Norway. The second case uses a real world riser in use on the Troll B oil production platform operating in the North Sea. The proposed methods yield consistent and comparable results. Received for publication on Feb. 1, 1999; accepted on July 8, 1999  相似文献   
88.
文章介绍了载货汽车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相关法规,分析了该装置的现状,进行了碰撞理论研究和相关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作者自主设计的载货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主要尺寸的设定方法。  相似文献   
89.
针对我国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的强制性标准,研究了乘用车后碰撞安全的一般设计方法。通过某车型三厢改两厢的改型开发案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验证了改型车的燃油系统安全性。从中总结了乘用车后碰撞安全结构设计的一些原则与要点。  相似文献   
90.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for the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ADASs). With vehicle hardware-in-the-loop (VEHIL) simulation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validation phase, of intelligent vehicles is carried out safer, cheaper, and is more manageable. In the VEHIL laboratory, a full-scale ADAS-equipped vehicle is set up in a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environment, where a chassis dynamometer is used to emulate the road interaction and robot vehicles to represent other traffic. In this controlled environment, the performance and dependability of an ADAS is tested to great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added value of VEHIL are demonstrated with test results of an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nd a 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V’ diagram, the position of VEHIL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DASs is illustr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