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5篇
  免费   113篇
公路运输   813篇
综合类   718篇
水路运输   529篇
铁路运输   797篇
综合运输   6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邢进 《交通标准化》2013,(19):90-94
为了使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得到应有的推广和应用,总结了国外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对该类型路面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成果,可为我国相关学者进行研究,建立符合我国环境类型的设计规范和施工方法,提供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92.
简要介绍CA6123SH2客车的设计思想、整车造型、结构设计、工艺和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3.
采用车辆加载系统,模拟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梁在使用阶段的最不利荷载效应,确定试验荷载的最不利位置,通过对试验梁的应力、挠度和裂缝的计算,为评价试验梁的承载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根据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北汊斜拉桥的钢箱梁结构及地理安装特点,提出了该桥钢箱梁的架设方案,针对钢箱梁架设方案研究提出了架梁起重机的实施方案,并对该型起重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5.
介绍承秦出海公路双牛段南寨大桥分联处桥墩的设计情况,从结构计算和设计理论方面分析设计思路,对设计效果进行评价,对设计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6.
分析了诱增交通量的特点和发展阶段,根据交通需求预测理论对诱发交通量预测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诱增交通量的计算模型。结合实例分析了诱增交通量的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97.
泥炭的微观结构及工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泥炭的微观结构分析入手,研究了泥炭的性质及特点,包括含水性质、强度性质、固结及次固结性质。通过对苏州泥炭、连云港淤泥、南通淤泥质土3种不同性质的软土进行固结试验,分析了泥炭地基与一般软土地基沉降速率的差别。提出了“次主沉降比”的概念和计算式,采用次主沉降比来确定次固结沉降与主固结沉降的比例。次固结系数与土的次主沉降比有一定关系,对于次主沉降比小于1的土,次固结系数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随着次主沉降比的增大,次固结系数的变化也增大。为了使沉降计算更可靠,建议泥炭地基的沉降计算采用平均次固结系数。  相似文献   
98.
孟莎 《桥梁建设》2007,(A01):1-3
客运专线的建设,带动了铁路桥梁建设整体技术水平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速条件下铁路桥梁的发展趋势。为了今后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高速铁路建设,有必要在建设过程中总结经验、系统测试,形成高速条件下的桥梁建设的一套较完善的理论和技术。介绍客运专线常用跨度桥梁的设计、施工特点。  相似文献   
99.
钢筋混凝土结构一出现,裂缝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土木工程界,人们对裂缝的研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桥梁整体结构布置、低预应力技术应用、合理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3方面进行裂缝控制研究,引入"弯高比"概念,提出低预应力方式控制裂缝的新理论,为大中跨度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裂缝控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实际运用和推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0.
多年冻土区路桥过渡段变形及地温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冻土区路桥过渡段路基在竣工后3 a内的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了路基不同位置的地温变化、路基基底沉降变形和路基不同位置沿横向及纵向的沉降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粗颗粒土填筑的过渡段路基对多年冻土区土体有明显的冷却效果,可防止多年冻土上限的下降;路基阳坡的沉降大于阴坡,而沿路基纵向,距离桥台越远路基沉降越大,但路基沿横向和纵向的沉降均满足工程要求;这种粗颗粒土填筑的路桥过渡段可适用于多年冻土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