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61篇
综合类   31篇
水路运输   34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钳盘式和片式制动器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钳盘式制动器和片式制动器各自的优点,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制动力矩的设计计算,以及对制动器摩擦片进行耐压、耐磨损的温升等验算.  相似文献   
102.
湿式摩擦离合器摩擦片表面温升和油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接触温度计算模型和热分析基本原理,研究了重型车辆湿式摩擦离合器摩擦片的温度分布和失效原因,分析和推导了简单、实用的摩擦片温度计算公式并得到试验验证。此外,介绍了从动摩擦片常见的表面油槽结构,分析了不同油槽结构对传递扭矩、摩擦片表面温度以及带排扭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圆弧油槽综合性能较好,摩擦副摩擦因数适中,对带排扭矩影响小,且易于制造,最适合于重型车辆湿式摩擦离合器从动摩擦片使用。  相似文献   
103.
客车中涂漆的干湿打磨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1m公路客车中涂漆的干打磨与湿打磨工艺操作、质量、成本的优劣对比,从而选择最佳的中涂漆干打磨与湿打磨组合。  相似文献   
104.
在可拌和时间试验基础上,设计了破乳率试验和温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水泥自身吸水、水化反应"需水"以及水化反应物的生成,促进了改性乳化沥青的破乳,提高了混合料的早期强度.水泥水化产物能够切断混合料内部相连微孔,填充乳液中水分蒸发形成的空隙,并与沥青膜相互交织形成空间网络结构,全面提高了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水泥20min、水泥40min是原样水泥分别球磨20,40min后的产物,因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其促破、增强以及对路用性能的改善效果比水泥原样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5.
蔡南魁 《港工技术》2010,47(3):42-44
浆砌防护、预应力锚杆锚索和三维植被网等工艺,常被运用于高边坡防护与加固。以厦门港嵩屿港区采用的高边坡综合加固防护和景观恢复工程为例,介绍浆砌防护、预应力锚杆锚索和三维植被网的主要施工工艺,及采用上述工艺相结合的景观修复措施,并探讨边坡综合防护技术在港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6.
为提高现场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效率,结合既有项目,基于工业化建造思路,对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免支模湿接缝构造型式进行研究。提出了三种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免支模湿接缝方案,采用有限元进行模拟,对三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免支模湿接缝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预制桥面板采用方案二(底部承托设置倒角)应力水平较好,承载能力满足结构要求。对于本项目,推荐采用方案二,有利于施工快速化、简便化进行,符合当前装配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7.
湿喷技术在海棠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喷混凝土以粉尘少、回弹率低、喷射效率高、质量稳定可靠的诸多优点在地下工程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以阜盘高速公路海棠山隧道初期支护湿喷混凝土为例,主要论述混凝土湿喷技术特点及工艺,并与干喷混凝土从质量控制、经济效益上作比较,使混凝土湿喷技术能得到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8.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含二氧化硅和石墨的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利用定速摩擦试验机,分别在摩擦速度为7.8~47.1 m/s的范围内,探讨了干、湿摩擦条件下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摩擦表面第三体的状态与干、湿摩擦条件密切相关,并影响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摩擦速度低时,材料的干摩擦系数高于湿摩擦情况,原因在于水起到隔离和润滑作用;摩擦速度提高,干摩擦系数低于湿摩擦条件,这归因于水分对表面的冷却作用降低了基体高温软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9.
为评价公路边坡干湿客土喷播生态恢复效果,以京沪高速公路莱芜至临沂(鲁苏界)段改扩建工程路堑岩石边坡生态恢复工程为例,在归纳边坡客土喷播干湿工法的基础上,通过现场采样测试分析,对干湿客土喷播两种工法的生态恢复效果进行评价,提出了边坡客土喷播生态恢复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与客土干喷工法相比,湿喷工法具有作业快、生产效率高、初期出苗快、种类多、植被覆盖度好等特点,但初期灌草比例中草本植物出苗偏多,对后期草本向灌木植物演替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干湿两种客土喷播工法均能实现边坡生态恢复,但两种工法的差异性导致边坡生态恢复的效果有所不同,对于具体的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工程而言,需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确定适宜的干湿客土喷播工法及相应植生材料配比,以达到最佳的边坡生态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0.
该文介绍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的应用情况。通过在云南普炭公路的WMA技术应用研究发现:WAM技术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整个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提高施工的效率,大大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综合性能较热拌沥青混合料有较大的提高,经济性能也较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