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384篇
综合类   89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220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21.
分析了当今汽车乘坐室内部噪声的主动控制及被动控制技术 ,对汽车车内噪声分析计算方法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22.
索边 《中国索道》2001,1(2):45-45
一种极富刺激感又十分安全的航空体育与游乐设施——缆索滑翔机,已由我国南方某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通过国家级鉴定,投入批量生产。该装置是以钢丝绳作为承载的滑索道,也称“溜索滑翔机”。游客不需经过专门训练,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乘坐这种既惊险,又刺激的滑翔机,过一把空中自由飞翔的瘾。  相似文献   
72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镇地区对大跨度人行桥提出了需求,以江苏某镇跨越Ⅴ级航道人行桥设计为例,首先讨论了不同结构人行桥设计的经济性和舒适度问题,其次针对大跨度PC门式刚构桥,讨论了其美学价值以及不同桩基布置对结构受力和舒适性的影响,然后建立全桥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墩梁过渡区域的应力特点以及大偏心受压桥墩的合理设计,最后讨论了PC门式刚构桥抗震设计。结果显示,门式刚构桥在跨越航道人行桥桥型中,景观性、经济性以及舒适度综合结果更优于其他结构;墩梁过渡段主拉应力基本呈直角过渡,以桥墩外侧主拉应力最大;大偏心的受压桥墩,受拉区布置钢束相对普通钢筋方案,裂缝减小了20%,投资节省了34%;门式刚构人行桥自振周期小,需根据不同烈度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724.
多功能车     
多功能车最早是从混型车概念开始的,现在常用“Crossover”来泛指,早一些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有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车型已经开始具有Crossover车型的初步特点,比如较早涉猎其中的斯巴鲁Outback、Forester、雷克萨斯的RX系列和本田第一代CR—V等车型,其最初的特色在于开始拥有全轮驱动、离地间隙较高的底盘;基本等同轿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最重要的是,有着混型车概念的外形。  相似文献   
725.
为研究驾驶人在自动驾驶等级提高条件下的坐姿变化规律,基于直接测量的人体标志点位计算人体内部目标标志点并构建人体模型,确定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7个部位的关节角度,定量描述L0和L3级自动驾驶坐姿特征差异。结果表明,自动驾驶等级由L0提高到L3后,驾驶人的肘部屈曲、胸腹部屈曲、膝盖弯曲度不同程度的增大导致活动空间得到扩展,坐姿舒适度有所提高,而腰背部后倾的趋势加深,上躯干倾向处于扭曲或压缩状态,腰背部由于得不到充分支撑而疲劳,降低了乘坐舒适性。自动驾驶等级的提高改变了驾驶任务,因此驾驶人坐姿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可为高度自动驾驶汽车的驾驶室布局与自动驾驶功能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26.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高速铁路高速、安全运行相关的核心系统,以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列车运行速度、运行间隔进行实时监控和超速防护,同时能够减轻司机劳动强度、改善工作条件,提高乘客舒适度。  相似文献   
727.
以上海临港顶新科学家公园环形景观人行桥为例,详细分析了人行桥行人舒适度评估和质量调谐阻尼器(TMD)的设计过程。在跨径、梁高、桥面附属等外部景观条件的约束下,针对人行桥主梁梁高和桥面铺装厚度两方面的业主要求,对TMD的合理布置、数量的优化做了研究。总结归纳了人行振动计算和TMD的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728.
列车乘坐舒适度本质是多体运动学问题,量化评估需同时获取列车横-纵-垂三个维度的振动信息。因此,在进行列车乘坐舒适性优化研究时通常需要实车实验,这极大的制约了优化迭代效率。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首先使用SIMPACK对列车的轮轨关系、转向架一系二系悬挂、车体以及钩缓装置等进行了建模,并分析了基于列车三维振动信息的乘坐舒适性评价理论下不同速度对舒适度影响。通过对比不同控制策略下的列车动力学情况,并按舒适度理论对其量化,发现优化牵引力加载策略能有效提高舒适度,相比于传统的实车试验,本文提出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方法能有效改善舒适度优化成本与效率,通过优化牵引控制来提升乘坐舒适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9.
王振华  魏文俊  王柳 《机电设备》2023,(1):17-20+75
船用中央空调系统多采用定风量空调系统,对每个舱室提供具有一定温湿度的额定风量,以满足各舱室的换气次数和室温要求。定风量空调系统运行时,因舱内人员数量剧变引起的室温变化,往往不能及时反馈给集中式空调器进行能调,从而导致舱内舒适度下降。通过增设电动调风门,有效提高本舱的局部温控能力、人员舒适性和系统经济性,为后续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0.
座椅发泡材料的特性是影响座椅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拉压试验机对座椅发泡材料进行乘坐压力测量,设计乘坐压力与发泡密度、硬度和回弹率的单因素实验,实验分析了乘坐压力与物理参数的相关性和显著性。在40组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HyperStudy多学科优化软件,利用最小二乘回归法进行拟合得到了座椅发泡材料乘坐压力评估模型。利用此模型计算出乘坐压力的大小,从而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评估座椅舒适性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