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310篇
综合类   284篇
水路运输   155篇
铁路运输   142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1.
1工作参数对于JPXC-1000型偏极继电器来说,只有在线圈中通入规定方向的电流时继电器才可以吸起,通过反方向的电流时不能吸起。它的特性参数是在2个线圈串联使用情况下给出的,参见表1。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轨道板沉降与水平偏位机械复位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对轨道的线性要求十分严格,但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大量建设,轨道板沉降现象时有发生。结合郑徐高铁某段路基沉降与水平偏移工程,简单分析位移偏差原因,提出并设计针对高铁无砟轨道板沉降和水平偏位的机械式双向偏位复位体系,体系包括由底座、提升分配梁、提升吊杆、顶升千斤顶组成的竖向提升体系和水平反力支座、水平复位千斤顶组成的水平复位体系两部分。介绍工程中的复位控制单元划分方案和同步位移控制方案,单元划分方案中采用单元重叠、二次加载方法解决了单元相交部位受力影响的难题;位移同步控制采用PLC自动位移同步控制系统。给出该体系实施过程中吊杆提升力、吊杆锚固部位底板冲切承载力、横梁支承部位轨道板局部受压的计算方法,方案在郑徐高铁工程中成功实施,为铁路轨道板偏移复位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分离变量法是将多变量问题化为单变量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用来解仅仅只有一个方程的二元方程,也可以用来解微分方程,本文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分离变量法如何解方程.  相似文献   
14.
周履 《世界桥梁》2003,(3):28-33
分析了带悬臂翼缘板的薄壁箱梁在约束扭转时的内力状态。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考虑悬臂板影响的约束扭转微分方程,以及翘曲函数(β)和扭率(θ)的关系方程,并讨论了悬臂板对截面翘曲扭矩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导致SPWM逆变电源中直流偏磁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目前所采用抗偏磁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通过以各桥臀中点电压作为反馈来抑制直流偏磁的新方法。可适用于单、三相逆变电源抗偏磁设计。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个桥型方案设计实例 ,简要介绍异型拱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客车主要噪声源识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偏奇异值分析法识别噪声源的基本原理,采用了近场声压测量法,同步采集15个传感器的振动与声压信号,识别出客车车外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分析出各噪声源对车外噪声的贡献并做出降低车外噪声的预测分析。所采用的试验与分析方法具有计算量小、声源定位准确的特点,并且可以准确预测零部件的改进对车外噪声的影响。试验研究和实车应用表明,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复杂的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8.
轮胎转偏特性分析与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轮胎侧向输入量间的几何关系,在考虑胎体复杂变形的轮胎非稳态侧偏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得到累胎非稳态转偏理论模型。还将无量纲的非稳态转偏理论模简化为有理分式形式,以利于定性分析和理解轮胎转偏特性。所建模型可用于汽车动力学仿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三轴汽车前后轮角输入时的响应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详细推导了三轴汽车线性二自由度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分析了汽车对前后轮角输入时的移居记响应特性。从汽车动力学的角度讨论了前后轮转应具备的比例关系。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多轴汽车的建模分析。  相似文献   
20.
尚进  任礼行 《汽车工程》1999,21(1):31-36,20
在轮胎静生趣特怀建模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轮胎模态参数对轮胎纯侧偏特性的建模。通过侧向激振试验提取了轮胎的侧向模态参数并计算了轮胎在不同载荷下的偏离特性,计算结果与以往轮胎的试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计算结果转化为无量纲形式并与经验模型进行了比较,建模和计算结果充分说明了模型的合理并显示了建模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