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5篇
  免费   129篇
公路运输   1436篇
综合类   542篇
水路运输   949篇
铁路运输   737篇
综合运输   11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0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研究全橡胶环氧树脂混凝土(FREC)力学性能,考察其作为路面修复材料的可行性,通过添加不同弹性改性剂用量,制备了一系列环氧树脂胶黏剂(EA)及FREC,研究了弹性改性剂用量对EA性能和FREC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改性剂用量增大,EA的拉伸强度降低,二者呈现近似线性相关,同时断裂伸长率增大,拉伸剪切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拉伸弹性模量近似线性降低;FREC抗折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显示材料实现由刚性-半刚性-弹性的转变;抗压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显示材料实现由半刚性向弹性的转变;抗折峰值应力先增大后减小,抗压峰值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抗折和抗压峰值应变均不断增大,增长速率均在掺量40 pbw前明显低于40 pbw后;抗折和抗压杨氏模量变化趋势和幅度基本一致,均先增加后减小。为兼顾强度和变形能力,建议弹性改性剂掺量在50~70 pbw为宜,此时FREC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2.
为满足现代有轨电车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传输多业务数据通信的需求,提出基于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全业务承载专用无线通信设计方案及可靠性措施。通过分析已通车运营项目的数据业务技术手段,重点探讨承载抗干扰、时隙配比优化、系统及设备、单板级冗余等可靠性措施。经过分析和仿真,确定区间远端射频模块和按车站部署远端射频模块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无线覆盖。通过抗干扰分析,给出频率隔离建议方案。调整均衡时隙配比实现上行和下行业务不受影响,采用车载数传设备冗余保证可靠性。以成都蓉2号线为例,建设统一的车地无线通信网,实现了车地无线通信、集群对讲等无线通信业务,并通过完善的等级标识机制实现精细化的业务优先级管理,有效保证了有轨电车可靠、安全、高效运营的无线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103.
带扰动观测器的船舶轨迹跟踪自适应动态面滑模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遭受未知外部环境扰动的三自由度全驱动船舶轨迹跟踪控制问题,设计一种带扰动观测器的自适应动态面滑模控制方法。该方法构造扰动观测器估计未知扰动,并对控制量进行前馈补偿,采用σ修正泄漏项的自适应律估计扰动观测误差的界以提高控制精度,结合动态面技术解决传统反演法的微分爆炸问题,并选取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该控制器可保证闭环系统内所有信号的一致最终有界性。基于一艘供给船舶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输出合理有效且跟踪精度高,在工程实际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4.
全回转起重船多系统耦合运动响应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运动学基本原理,计入船-吊物、船-锚链耦合影响以及起重船自身受到的外环境载荷,建立船舶多系统运动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对多系统耦合作用下的船舶运动进行数值分析。分别在不同的遭遇浪向角和不同的吊臂回转角下,对船舶在各自由度上的位移进行比较,得到其对船舶运动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起重船运动过程中因计入多系统耦合影响,自身运动也表现出更为符合实际的运动特性,为准确预报全回转起重船多系统的运动响应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陈金凤  高嵬 《船电技术》2016,36(3):13-15
针对宽幅压变化的直流电机驱动通风机速度性能差的情况,在不需要速度闭环的前提下,为电机所带风阻性负载稳速准确度在10%以内,设计出了一种稳速装置。基本能满足此类电机负载的要求。文章介绍了稳速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可对直流通风电机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6.
臧大伟  陈力  王昆  李振鸣  付柏键 《船舶》2017,28(6):43-49
满足化学品船标准的运输船是世界造船业公认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从设计到施工建造,相关法规和规范标准都极其严苛。化学品船液货需要进行有效保护。根据SOLAS修正案要求,2016年1月1日以后建造的8 000 t以上化学品船需要惰化的仅接受氮气系统。55 000 t IMO II型化学品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II类化学品船,该船的全氮气系统选用丹麦Oxymat公司的PSA型柴驱全氮气系统。文中介绍和分析55 000 t IMO II型化学品船的全氮气系统的设备选型、设备布置及系统设计,相关设计满足SOLAS、IBC CODE、MARPOL的要求,并介绍在现有设计基础上加装全氮气设备的系统设计、布置及安装。  相似文献   
107.
全电力推进系统相对于传统推进系统具有明显优势,是目前船舶推进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全电力推进技术正在经历由交流组网技术向直流组网技术过渡的过程。在比较直流组网技术相对于交流组网技术的优势后,详细介绍目前几种流行的已经得到实船验证的直流组网技术路线,并对其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直流组网技术明显优于交流组网技术,不同的直流组网技术路线本身也会对系统的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异步发电机+全控整流器的方案相对于其他的直流组网技术路线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8.
《船舶工程》2020,(3):29-29
3月30日,由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八所设计、江南造船建造的中山大学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顺利上船台。该型船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海洋综合科考船,总长约114.3 m,排水量约6800 t,续航力15000 n mile,入级中国船级社(CCS);具备B3冰级加强,采用直流母排+蓄电池储能技术,配有齿轮全回转主推进装置、轮缘永磁侧推装置,具备DP1动力定位能力,是一艘配置高、能力强、创新技术高度集成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船。  相似文献   
109.
方梦丹  吴剑国  阮学初 《船舶》2016,27(2):20-24
将趸船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环境协调性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基于价值工程理论提出趸船材质方法比选。实例表明在千岛湖这样的大吨位船舶碰撞概率很小的水域,采用混凝土趸船明显优于钢质趸船。  相似文献   
110.
由于全回转舵桨水下传动轴油水封受水域半漂浮物的绞缠挤压,从而导致齿轮箱及其内部组件的破损,形成安全隐患。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了采用防缠绕切割刀的方案,并通过方案的实施验证了其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