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49篇
水路运输   271篇
铁路运输   101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磁链追踪型PWM法及其在通用变频器中的应用.它以变顿器所产生的磁链矢量追踪指令磁链圆,由追踪的结果决定出变频器的开关模式,形成PWM波.由于控制算法简单和控制系统构成上的特点,由8位微机即可实现实时处理,并且在电网电压大幅度变化时,能自动进行补偿。这种新的PWM法巳成功地应用在作者开发的SY1系列通用变频器中.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变频器的安装过程中,信号线与动力线的敷设,模拟量控制信号线的接地、屏蔽,电机和连接电缆的选择,必须遵守其安装技术规范。根据变频器实际工作环境,确定散热方案,满足其散热的要求,按规范做好变频器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5.
提出了抑制变压器冲击电流的新方法.小功率电压源PWM变频器通过匹配的变压器与其他变压器串联.当接通的PWM变频器为阻性时,没有冲击现象发生.单相电路中,电流冲击时充当阻尼电阻的PWM变频器的额定功率为主变压器的14%,而在三相电路中为19%.利用PSCAD/EMTDC技术数字计算机仿真无法确定该方法的有效性和良好的实用性.研制了一台试验样机进行试验,结果证实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完全避免冲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铁路应急电源变频器微机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其高精度比较判断式磁链追踪型PWM法,以及由微机实现实时控制的硬件与软件等技术。  相似文献   
107.
介绍石油钻井系统的变频改造构成;通过分析TGS2型变频器在钻井系统的应用实例,对比柴油机驱动和变频驱动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变频驱动在钻井系统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08.
黄春霞 《铁道建筑技术》2013,(Z1):222-224,231
针对斜井TBM上转运吊机工作空间狭小、负载重、有向下10%斜坡等特点,出于对减小转运吊机系统体积、吊机启停平稳和运行安全等考虑,对转运吊机行走系统进行了多电机同步设计。设计中,选用了AB公司的高性能PowerFlex750系列变频器,通过使用变频器内部的SV矢量控制、动态制动、Droop和TroqProve等功能,实现了转运吊机多电机同步驱动系统起停平稳,运行安全,操作简单的控制要求,达到了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9.
简要叙述了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脱硫工艺,重点介绍了脱硫工艺中使用的多电平高压变频器传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负载试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可靠性高且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0.
专利名称:组合变流型交流变频器 专利申请号.CN200620132412.1公开号CN200941598 申请日:2006.08.21公开日:2007.08.29 申请人:刘建平 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成一组或两组电机绕组替代换流电抗器而构成组合变流的电路结构,在其依次触发三相逆变桥的6只或12只的普通晶闸管导通与其3只电容器交替的换流中,三相绕组在其六节拍的脉波通流中可基本消除其无功电流。采用电机绕组与换流电容器串联而交替地经由晶闸管逆变桥的换流与其换流周期变化的变频调速方式,可以较低的产品造价和较高的电机功率因数实现其在0—120%额定转速的转速调节。本实用新型在其6个绕组为组装于钢板上的电磁铁的线圈时,可利用其脉冲半波通流方式产生电磁压力与振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