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2篇
  免费   153篇
公路运输   1385篇
综合类   1093篇
水路运输   886篇
铁路运输   1491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船舶在波浪中靠帮运动理论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三维势流理论给出了两船在波浪中运动的数学模型,并对两船在不同横向间隙以及纵向相对位置时小船的运动响应进行了数值预报,结果表明,相对较小船在不同位置处以及不同浪向下运动响应差异较大,因而可对今后实船作业如何选取合适的相对位置和浪向提供指导,并为以后开展此类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勋村  李素燕 《铁道车辆》1995,33(12):72-76
介绍了模型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现型、局部改型和综合改型准高速双层客车的气性能。结果表明:所采取的各种局部改型及综合改型措施对改善双层客车气动性能的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3.
EMS磁浮列车-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立了EMS磁浮列车-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及方程,编制了系统动力学仿真程序,对于磁浮列车在单跨简支柔性轨道模型下的车-轨耦合振动进行了系统仿真,并对基本车轨参数变化时的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双因素等重复试验方差分析,对齿形、齿向热处理变形规律进行分析,为热处理变形前后的齿形、齿向精度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汽车转向轮定位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现代汽车的高速化,前驱动化,超低压子竿线轮胎的使用双管路制动系制动管路的对角布置等特点及汽车急起步,急加速等工况,分析并指出传统的转向轮定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的斜交T形和Y形(或统称Y型)平面交叉的竖向设计,对于如何合理调整路脊线及选择合适的标高计算网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建议,并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可供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弯曲河道的水流计算模拟中,用加权的质量集中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二维弯曲河道水流数学模型,模拟了黎河中下游弯曲河段在输水流量的流动形态,与实测水位,流速,流量资料相比完全吻合,提出弯曲河道护岸在水动力作用下的受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汽车多自由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汽车动力学方程和求解方法编制了汽车性能计算机模拟仿真程序,并用实例,验证了其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对综合交通效应系统动力模型的探讨乔乐中,李宁综合交通效应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是为了解决交通投资比(投入)与国民经济整个国民收入(产出)的关系问题而进行的一项研究。即在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条件下,用多大的交通投资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对交通的需求(使交...  相似文献   
20.
电机悬挂方式对LIM地铁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直线电机地铁在不同电机悬挂方式下的气隙变化规律及车辆、轨道的动力响应特性,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分别建立不同悬挂方式下的系统模型并编制相应的仿真程序,通过在轨道局部加入谐波型余弦不平顺激励对系统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种悬挂方式对系统的各向加速度和轮轨力的影响差别较小,而气隙变化呈现明显不同的规律。研究结论:直线电机采用架悬式悬挂时,要严格控制幅值大于5.5mm的长波不平顺,防止电机和反力板之问的刮蹭;而当采用抱轴式悬挂时,要注意控制大幅值的短波不平顺出现,防止气隙过大,影响电机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