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7篇
  免费   233篇
公路运输   3754篇
综合类   3952篇
水路运输   1607篇
铁路运输   1864篇
综合运输   91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853篇
  2010年   741篇
  2009年   655篇
  2008年   767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685篇
  2005年   636篇
  2004年   634篇
  2003年   592篇
  2002年   350篇
  2001年   398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2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当今社会己进入了数字技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办公自动化的逐渐普及是这一时代的鲜明特征。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应用一方面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这些变化,对档案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1996年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曾将“信息技术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影响”列为大会的中心议题之一,表明数字信息技术正对档案事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首先,在档案工作标准化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会  相似文献   
42.
二十一世纪我国运输发展战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提出国民经济要翻两番,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确制定我国运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运输业跨越式发展,是我国运输界应积极面对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输业有了快速发展,实现了从限制我国经济发展到缓解的转变,但从全局来说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未来20年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我国运输业应继续加快建设,力争2010年初步适应、2020年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应增加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线路长度,加快西部地区的运输建设,加快运输大通道、和周边国家运输联系的网络、不同旅客群体和不同货类运输系统建设,加快运输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国家应制定积极的政策和有力的措施,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3.
毛献群  钟涛 《船舶》2005,(5):12-14
对坞式舰船压载系统设计中需考虑的稳性、作业时间、注排水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可供有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4.
<正>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是党中央在深刻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分析经济现状基础上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我认为,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促使交通行业实行“两个转变”的实质问题是:坚持从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目的出发,充分认识“两个转变”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快运输领域的改革和扩大开放,努力提高交通运输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这是我国交通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将是我们在相  相似文献   
45.
46.
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战略和国际关系的重点,世界的主战场已转移向经济领域。在这场经济领域的大战中,世界经济贸易的以及技术的竞争日益激烈,酌情方国家情报战的重点也由政治、军事方面转向刺探科技,经贸等情报方面。  相似文献   
47.
48.
本文介绍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与私用交通的发展概况,并遵循其规律,提出适宜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介绍了英、法、德、美、日五国的汽车运输发展概况,并分析了其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50.
本文探讨了现代客车电器线路系统设计的任务及设计步骤,以及在电器线路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