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1篇
  免费   145篇
公路运输   905篇
综合类   599篇
水路运输   641篇
铁路运输   267篇
综合运输   8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绍了河南光山赵桥中桥利用小型高效轻型钻井机施工小直径钻孔填石压浆桩基的原理和施工工艺以及填石压浆新结构和材料的配合比。  相似文献   
52.
基于PLC的交通控制实验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主要介绍采用PC机与PLC设计的可对单交叉路口信号灯实现多种控制算法的交通控制实验平台。重点介绍了基于PLC的单交叉路口信号灯的8相位定时控制、次干道半感应控制程序的设计,以及上位机与PLC的通信功能的实现,并简要介绍了监控界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53.
本文结合无锡市圩区的自然条件.对圩区地面迳流成因及水量平衡、典型年份水位持续天数及对应降水量、排涝标准与圩区地面标高的关系等问题作了分析探讨;对提高圩区规划地面标准作了准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54.
填石路堤原位抗剪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路堤原位抗剪试验基础上,获取路堤原位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黏聚力C,以推滑平衡分析法为理论基础,提出4点基本假设,经过现场试验数据计算分析,论证了假设成立和推滑平衡分析法应用于填石路堤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5.
以GZ40勉宁高速公路为例,采用抛石挤淤法、粉喷桩法、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法和冲填法对不同路段软基进行了处理,通过现场的静荷载试验和面波剖面测试对不同方法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对4种方法进行了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分析表明以上4种方法均可适用于山区公路软基处理,而其中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法处理效果较好,且具有施工方便、速度快、无污染、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6.
在路堤原位抗剪试验基础上,获取路堤原位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ψ和黏聚力C,以推滑平衡分析法为理论基础,提出4点基本假设,经过现场试验数据计算分析,论证了假设成立和推滑平衡分析法应用于填石路堤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7.
根据沥青路面裂缝填封的最终目的以及裂缝填封材料的受力状况,分析研究了沥青路面裂缝的填封机理,提出了获得理想维修效果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58.
山区高速公路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对填石路堤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标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方法都不尽相同。本文针对填石路堤的特点,以宜长高速公路填石路堤为例,探讨和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技术,将压实度、固体体积率、碾压遍数、松铺厚度、沉降率、动态模量等多种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比较,从而比较合理地提出了填石路堤快速无损检测及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9.
沥青路面填封裂缝和修补坑槽再破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检验沥青路面裂缝填封和坑槽修补的效果,对填封裂缝和修补坑槽较常出现的再破损形式进行了归纳,并深入地分析了已填封裂缝和已修补坑槽再次出现破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0.
土石混填路基沉降变形特征的二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石混填路基在我国西部山区已被广泛采用,但由于设计、施工规范不完善,路基经常出现不均匀沉降变形,导致路基开裂或失稳,降低了公路的服务水平。为了揭示土石混填路基的沉降变形特性,为设计和施工控制提供依据,采用二维力学框架,进行了不同工况和不同压实度土石混填路基的二维力学模型试验,再现了土石混填路基的沉降变形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填筑高度和压实度是影响路基沉降量的主要因素;路基的施工期沉降远大于工后沉降,但施工期沉降的发展速度较快,工后沉降发展速度缓慢。随路基填筑高度的增加,施工期沉降呈抛物线增长,工后沉降趋于线性增长;压实度不足时,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可能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