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9篇
  免费   92篇
公路运输   2408篇
综合类   1175篇
水路运输   149篇
铁路运输   841篇
综合运输   13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41.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现代化计算理论和大量设计实践,提出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2.
介绍一座转体施工的钢管拱桥临时预应力钢束发生罕见的整根破断的事例,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3.
董家梁子大桥的主跨为100m箱形肋式拱,两岸的地形为使用转体法施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介绍了该桥主跨采用转体法施工的具体情况,内容包括转动体系的施工、牵引驱动系统的布设、转体操作及合扰处理。  相似文献   
44.
墩台沉降及位移观测是新建特大桥投入运营初期的重点观测项目 ,结合芜湖长江大桥正桥桥跨长、观测条件限制多的特点 ,在测量中采用全站仪测微倾角法 ,使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 ,为大桥的安全运输提供了翔实的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45.
46.
黄陵洞大桥水平转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陵洞大桥为主跨152m的上承式拱桥,拱肋为劲性钢管骨架混凝土箱形结构。从施工工艺和受力角度对磨心、磨盖的制作方式进行了重点阐述,并着重介绍了该桥转体施工中钢管骨架的受力性能和混凝土徐变带来的影响,对转体施工脱架索力的控制、劲性骨架施工受力和变形监测、劲性骨架箱拱温度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7.
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拱日照温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根据热传导理论,建立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拱日照温度分布的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气候条件、桥梁地理位置、方位、材料特性、结构尺寸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以有限元软件Ansys为平台,编制针对分析模型进行日照温度分布计算的有限元模块,对不同参数情况下的温度分布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日照影响下,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拱中会产生较大的非线性温差,一般情况下可高达25℃以上。影响截面温差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钢管混凝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   
48.
简述盐平塘大桥主桥预应力混凝土系杆钢管拱现浇系杆支架、钢管拱肋制作吊装、拱肋混凝土压注等几项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在通航净空小、交通繁忙河道上现浇系杆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49.
柳州竹鹅溪大跨度供水管桥架设,采用“钓鱼法”拖吊技术。介绍了操作平台和门架的搭设,卷扬机的布置,吊装机具的选用,供水管末端配重等作业过程。同时指出了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0.
浅埋大跨度隧道的合理施工工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平面弹塑性有限单元法研究浅埋大跨度隧道的合理施工工法。以实际施工中拟定的双侧壁导坑加拱部跳挖法为基础,采用开挖分步相同、开挖顺序不同的三种施工工法。工法一和工法二均先开挖左侧壁导坑,再开挖右侧壁导坑,工法一先开挖两边,再开挖中间,工法二先开挖中间,再开挖两边;工法三的左、右两侧导坑同时开挖,拱部土体先开挖中间、再开挖两边。对三种施工工法产生的地面沉降、洞周塑性区及洞周变形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认为工法三最为不利,工法一是最优的。但考虑现有施工条件工法二为实际施工过程中拟采用的工法,该工法引起的地面沉降最大值可控制在30mm以内,满足沉降控制及对周围环境保护的要求。研究认为:若地面有建筑物需要保护,应先开挖邻近建筑物一侧的导坑,拱部也应先开挖邻近建筑物一侧的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