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1篇
  免费   63篇
公路运输   344篇
综合类   501篇
水路运输   49篇
铁路运输   2941篇
综合运输   17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郑徐客运专线引入徐州枢纽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目的:徐州枢纽在全国铁路网中地位举足轻重,郑徐客运专线在徐州枢纽内的线路走向直接影响着徐州地区规划与经济发展。通过对工程投资、与城市规划的协调、预留工程的利用研究与分析,提出一个合理的线路引入方案。研究结论:根据枢纽客运量及列车开行方案,郑徐客运专线引入徐州枢纽的线路方案设计了沿夹孟线方案和沿北三环线引入方案供比选。通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预留工程利用、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工程投资三个方面分析,郑徐客运专线引入徐州枢纽推荐采用沿夹孟线方案。  相似文献   
102.
客运专线牵引供电系统负荷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牵引供电系统的负荷试验是客运专线"四电"集成试验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负荷试验的前提条件、程序、方法、注意事项进行研究,并以京津城际铁路的实际应用为例,分析牵引供电系统负荷试验的评估内容和标准,为今后客运专线建设牵引供电系统负荷试验提供程序化的指导和借鉴。研究结论:阐述了客运专线牵引供电系统负荷试验是集成试验阶段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其试验方法、评估内容等,通过在京津城际铁路工程中的验证是可行和可靠的。通过规范化的负荷试验,是对牵引供电系统设计、安装和调试的总检验,又是对前期牵引供电系统方案研究、仿真计算的验证和优化调整,获得的试验数据对今后的运营维护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建设成网后将承担主要的旅客运输任务,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既有线的运能紧张局势将得到缓解,因此,有必要调整既有线运输组织以适应变化趋势。本文特对既有线客货运输产品的定位进行探讨。研究结论:客运专线建设成网后,既有线上大量客运站、客货运站的客运作业量减少或转变为货运站。既有线线路上的货物运输能力释放,且线路上列车种类减少、列车间速度差减小,货物列车的旅行速度提高,旅客列车的扣除系数也有一定程度减小,既有线应该根据变化情况充分发掘既有线运输能力,以适应运输需求增长的趋势。同时,既有线也要协调好与客运专线的关系,调整传统的运输组织原则,对既有线的各种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加强对货物运输服务质量的重视。此外,既有线铁路应该抓住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准确把握市场目标,发展特色客、货运输产品,提高竞争力,适应运输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4.
研究目的: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客运专线建设,其中时速250 km的客运专线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无砟道岔作为客运专线的重大基础设备,其轨道刚度影响动车组过岔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需进行合理设置.根据线路运营条件,运用理论分析,开展客运专线无砟道岔轨道刚度取值研究,为确定我国250 km/h客运专线无砟道岔的合理轨道刚度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论:从列车运行品质、道岔应力状态、振动水平、变形大小和部件刚度匹配5个方面提出岔区合理轨道刚度的评判准则,并基于车辆一道岔空间耦合动力学理论和轨道变形分析建立岔区合理轨道刚度的确定方法,对我国时速250 km客运专线无砟道岔轨道的合理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6~44 kN/mm的扣件系统刚度,290~330 kN/mm的轨下胶垫刚度,40~50 kN/mm的板下胶垫刚度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5.
哈大客运专线桥梁墩台沉降观测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以哈大客运专线运粮河特大桥墩台沉降观测为背景,介绍运粮河特大桥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与观测方法;采用曲线拟合法综合分析了桥梁墩台的沉降变形趋势,运用灰色系统的新陈代谢GM(1,1)模型建立累积沉降的预测模型,来分析桥梁墩、台的沉降量,掌握其变形规律.研究结论:通过对哈大客运专线运量河特大桥墩台沉降观测数据进行的分析与评估,采用曲线拟合法分析其沉降变形趋势,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对桥梁墩台进行预测,得出以下结论:桥梁墩台的沉降已经渐渐趋于稳定,运用灰色系统的新陈代谢GM(1,1)模型建立累积沉降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可以用于累积沉降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6.
研究目的: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沿线的黄土广泛分布,湿陷性黄土区段占全线总长度的65%,湿陷程度从轻微(Ⅰ级)到严重(Ⅳ级),涵盖了我国湿陷性黄土的全部类型。在这样复杂的工程地质地段修建高速铁路,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因此,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前期,根据沿线黄土丘陵、伊河和洛河二级阶地、黄土塬、黄河二级阶地、渭河二级阶地等不同地貌单元特点,选择典型的试坑浸水试验场地,在充分浸水条件下,查明湿陷性黄土在大面积浸水条件下的影响范围,并为地基处理和防排水设计提供试验资料。研究结论:通过试验研究表明:8个现场浸水试验场地完全浸水后的浸润线斜率在1.3~6.0之间;试坑外15 mm湿陷变形量发生位置距浸水试坑边的水平距离自东向西逐渐增大,为6~15 m;防排水措施距路肩的水平距离为0.2~0.5倍的湿陷性黄土层厚度,设计深度在DK233~DK250段、DK250~DK321段和DK321~DK356段分别为0.32H-1.60a、1.53H-3.40a、0.88H-1.75a。  相似文献   
107.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其信息化、免维护、防灾报警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作为可视化信息、无人值守、防灾报警等系统的应用平台,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通过对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分析,探讨了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将走向体系规范化、系统智能化、解决方案专业化、应用集成化;在应用上,应着重解决其兼容性、开放性、实用性、广泛性和先进性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基于价值工程的铁路工程造价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研究铁路工程造价控制核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分析在铁路工程设计阶段引入价值工程的必要性,并设计了在铁路工程设计阶段开展价值工程的具体流程。最后,以某客运专线在某地设站为例,进一步验证了应用价值工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9.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技术全面进入无砟轨道时代。无砟轨道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已经成为未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方向。此文对此无砟轨道道床中的Ⅱ型板的制作工艺进行阐述,并对预制板场的布置和规模进行探讨,以期为轨道板预制场等大临工程费用的计算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0.
以合武客运专线I标特大桥、大桥、涵洞、隧道、连续梁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介绍了耐久性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定、配合比的优化设计理念,阐述混凝土耐久性配合比试验过程及优化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