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42篇
综合类   45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转动体系在转体施工过程中受力集中且往往存在偏心现象,其受力安全性直接攸关转体施工的成败,分析转动体系受力状态对确保桥梁转体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桥梁转体工程转动体系常见受力状态的基础上,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建立转动体系局部仿真模型,对上转盘、下转盘、球铰及球铰加劲肋进行详细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无偏心状态球铰接触应力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接触应力出现在球铰边缘附近;各部分Von Mises应力及下转盘竖向正应力随偏心程度的加剧呈一侧增大一侧减小;下转盘偏心方向两侧的混凝土竖向正应力差值随偏心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工程上可据此估计不平衡力矩。  相似文献   
12.
盾构法联络通道密封垫设计及防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适合盾构法联络通道工程的密封垫断面形式,以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第1条盾构法联络通道为工程背景,针对遇水膨胀橡胶设计阴阳凹凸、圆形孔洞、梳形、矩形等4类断面。对各断面形式进行可行性分析,选取阴阳凹凸断面与矩形断面作为初选方案。利用Abaqus/Explicit计算模块对2种断面的接触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设计“一”字缝耐水压力试验,验证数值模拟中接触应力较大的矩形断面的防水能力。研究表明: 1)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接触面最大接触应力与平均接触应力均随着张开量的增加而减小; 同等张开量与错台量下,在压缩与膨胀2个阶段中,矩形断面的接触应力均大于阴阳凹凸断面,因此选取矩形断面作为备选方案。2)“一”字缝耐水压力试验结果表明,矩形断面密封垫保压48 h后耐水压力明显提升,且张开量越大耐水压力提升幅度越大。3)综合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可知,该矩形断面密封垫满足0.6 MPa的防水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销铰连接锚固体系中销接节点的设计方法,从而避免节点板承压破坏、销轴承压破坏和节点板的撕裂破坏3种破坏方式,通过比较和分析JTJ 025-86、TB 10002.2-2005、日本道桥规范、欧洲Eurocode3、美国AASHTO和英国BS 5400钢桥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认为设计中销接有转动功能要求时的承压设...  相似文献   
14.
以一对相互啮合的渐开线直齿轮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 Workbench建立了直齿轮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基于非线性接触算法对齿轮进行有限元分析,列举不同接触刚度取值对应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并分析结果的收敛性,在此基础上,将仿真与传统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法分析齿轮接触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机车柴油机喷油泵凸轮接触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机车柴油机喷油泵凸轮表面常出现点蚀、麻点、剥落等损伤问题,开展喷油泵凸轮轮廓升程段的接触应力研究,分析导致喷油泵凸轮表面失效的原因。以16V240ZJB型柴油机为例,通过对油泵凸轮轮廓曲线进行几何分析,导出凸轮升程段的运动方程。采用弹性力学中的赫兹理论,建立油泵凸轮接触应力的计算式,并通过计算机编程,从理论上计算和分析喷油泵凸轮表面的接触应力。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喷油泵凸轮的接触应力虽高达1 421.655 MPa,但并未超过许用应力值。因此建议从材料加工工艺方面查找原因,提高凸轮表面加工质量,并采用复合强化工艺,进一步加大喷油泵凸轮表面的强度。  相似文献   
16.
轨头内弹塑性接触应力场与工况参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高速、重载铁路的发展,钢轨的承载能力以及工况参数对它的影响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着重讨论摩擦系数、轴重对轨头内弹塑性接触应力场的影响,横移量与摇头角的影响将不作详细讨论。研究得到,横移量是影响轨头内弹塑性接触应力场的最关键的工况参数,轴重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次之是摩擦系数,影响最小的是摇头角。  相似文献   
17.
大轴重轮轨接触应力与踏面和轨顶曲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63.5t,86.2t,90.7t,113.4t货车运行于各种轨顶钢轨的轮轨接触应力和几何尺寸进行了理论和设计分析。结论认为,钢轨顶面半径和车轮踏面断面半径的初始范围最好分别为381-508mm,559-762mm。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对磨试验研究接触应力相同时贝氏体钢轨的磨损率、表面粗糙度、硬度,并结合扫描电镜观测到的磨损表面和剖面的形貌特征,分析不同滑差条件下贝氏体钢轨的磨损行为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触应力为500 MPa条件下,贝氏体钢轨磨损率随滑差的增大而显著增大,滑差由2%增大到10%时磨损率增大了8倍;小滑差条件下的贝氏体钢轨表面较光滑,有少量疲劳裂纹,以滚动接触疲劳磨损为主;大滑差条件下表面粗糙,有疲劳裂纹、剥落坑和表面划擦痕迹,更接近滑动磨损;增大滑差可导致磨损表面加工硬化率偏大;增大滑差对贝氏体钢轨表面的滚动接触疲劳裂纹在深度方向的扩展几乎无影响,且对塑性变形层厚度影响不明显;大滑差可引发亚表面次表层裂纹.  相似文献   
20.
轮轨磨耗伤损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轮轨相互作用原理,研究轮轨磨耗伤损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