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0篇
  免费   66篇
公路运输   725篇
综合类   393篇
水路运输   503篇
铁路运输   1142篇
综合运输   5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及宁奉城际铁路工程采用的LTE(长期演进)技术综合承载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与专用无线集群信号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这些设计方案主要包括LTE有线网络、LTE车-地无线通信、LTE时钟同步、业务隔离以及综合供电方案等,系在传统的LTE仅承载CBTC业务的基础上,考虑了同时承载集群业务。为进一步增强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独创性地设计了基带处理单元的跨网连接、设备冗余配置、集群无线覆盖、轨旁漏缆安装高度以及跨专业供电的方案。  相似文献   
52.
针对铁路沿线环境监测对象种类繁多、位置分散的特点,设计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将传感器采集信息传输至监测中心,该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传感器节点、轨边汇聚节点、机房汇聚节点及中继节点组成,重点研究提出轨边汇聚节点与机房汇聚节点之间线性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鉴于铁路沿线传感器节点采集信息的重要程度不同,该路由协议根据信息重要程度对数据包进行优先级排序。综合考虑网络寿命和信息重要程度,以网络生命周期内传输数据包数量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数据包转发模型和数据包排队模型。在网络能耗均衡的前提下,采用减少优先级高的数据包的转发次数和减少优先级高的数据包在轨边汇聚节点的排队时延两种方式,减少优先级高的数据包的总传输时延。仿真结果表明,该路由协议可以显著减少高优先级数据包的传输时延,均衡使用网络能量,最大化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53.
基于TETRA终端的互联互通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TRA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的首选系统。为了满足不同线路之间车载台和手持终端的漫游需求,提出了一种通过二次开发扫描终端建立有效通信的设计方案,实现了不同TETRA集群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  相似文献   
54.
针对铁路无线Mesh网络这种用户移动速度快、Mesh节点间切换频繁的应用场景,研究一种高效的数据通信方案.虽然二层转发相比三路由具有更好的移动性支持,但本文通过形式化分析发现,网桥的二层数据包转发策略可保证的路径更新延时为CAM表项的超时阈值timeout,不适用于铁路无线Mesh网络,然后提出一种主动位置告知策略实现转发路径的实时更新,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端口记忆和主动位置告知的二层数据包转发策略CFP-ALN(CAM based Forwarding Policy with Active Location Notice).研究表明,策略CFP-ALN不仅可保证快速移动用户最低的切换延迟,并且只需要增加一个单播数据包的网络开销,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5.
从工程设计实际应用出发,对采用网络规划软件进行网络规划前期各设计阶段的无线网络覆盖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基于无线Mesh网络技术的列车宽带接入原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铁路、公路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的移动接入技术需要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高。根据公共移动通信网和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网的发展现状,目前有多种列车移动接入技术。通过方案比较,本文原型系统采用了基于无线Mesh网络技术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当前,无线Mesh网络可遵循的标准有IEEE802.11s草案,该草案对无线Mesh网络的功能、接口及网络协议栈进行了全面的定义。本文根据IEEE802.11s草案,在Linux操作系统下定义了Mesh协议栈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针对列车的车地宽带接入带状应用场景的无线Mesh网络原型系统,并就搭建的实际网络场景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原型系统基本达到了列车车地宽带接入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7.
崔亚平  方旭明 《中国铁路》2010,(10):51-54,66
具有高穿透损耗新型车体的使用为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覆盖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克服高速移动、无线信号的高穿透损耗,为高速列车旅客提供满意的无线接入服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理论分析角度分别考察用户通过直传链路直接接入地面基站,以及通过部署车载直放站或层1中继进行中继接入两种方案下的传输性能,并进行仿真实验。可以看出,通过直传链路对高速列车车内用户不能提供很好的接入,而只有通过部署车载直放站或层1中继才能实现车地之间良好的无线信号传输。  相似文献   
58.
主要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概念、技术特点、协议标准、网络结构和安全技术,并对其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前蒂作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59.
《都市快轨交通》2010,(3):46-46
轨道交通建设作为“畅通重庆”的重要工程,2010年将再次提速。2010年2月10日,重庆市轨道集团传来消息:去年该市完成轨道交通投资70亿元,今年将超过100亿元。到2012年,轨道交通将覆盖主城九区。去年底开工建设的6号线.将创下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最快速度。这是一条地铁线路,一期工程从上新街到礼嘉,长23.68km。为了加快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60.
传统检测技术在桥梁结构检测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但由于需要进行传输线缆的布设,往往造成工作量大、干扰因素多等诸多不便。基于无线技术的桥梁智能监测技术,在无线收发模块以及移动技术成熟之后,丰富了桥梁测试技术。无线传感测试以及无线传输等技术给桥梁检测带来了诸多方便。本文在分析基于无线传感器的智能监测技术发展历史以及无线采集系统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智能无线技术在桥梁检测/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