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篇
  免费   49篇
公路运输   175篇
综合类   339篇
水路运输   64篇
铁路运输   945篇
综合运输   5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对国内外主城与新城衔接的新城区(郊区)轨道线特征及交通功能等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武汉市及国内外典型城市新城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经验,对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关键问题做深入研究。提出对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与其他不同层次轨道线网功能及技术标准的衔接关系;与新城区发展应注重以轨道交通引领新城区协同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高度契合关系;新城区轨道线路走向应沿预测主要客流走廊,串联新城区商业、交通枢纽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以缓解开通初期普遍面临客流量增长缓慢,客运强度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
建立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分析目前物流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管理、考评制度方面存在的割裂现象,提出应借鉴国外的做法,加强宏观制度建设,建立统一的职业能力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小汽车的快速发展,"人、车、路"矛盾愈发凸显,慢行交通发展滞缓。从慢行交通问卷调查出发,对慢行交通现状发展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对城市慢行交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4.
郭建喜 《铁道建筑》2015,(7):111-114
兰州铁路枢纽货车北环线各方向衔接线路较多,无缝线路设计特别是无缝道岔的设计与检算是其设计难点。强化了无缝道岔的设计,检算了钢轨及各部件的强度、稳定性和位移。结果表明:在各种最不利因素组合下,钢轨强度、转辙器等部件的稳定性、限位器及间隔铁螺栓的强度均可满足要求;尖轨尖端位移较大,在最不利工况下已接近允许限值,因此应严格执行铺设标准,确保无缝道岔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55.
依据省科技厅文件赣财教[2010]229号文件,我校两个项目被列入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入围的两个项目分别是雷晓燕教授负责的《高速铁路无缝线路实时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与运用》和陈梦成教授负责的《废建筑陶瓷高效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此次两个项目的入围,对我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6.
陈钢 《港口科技》2011,(12):7-10
为了进一步节能减排,建设绿色港口,连云港在吸取国内外岸电技术成功技术的基础上,开拓了自己的岸电技术。介绍了连云港港岸电技术的由来,其在绿色水运中的意义,技术方案及其优点。阐述了实施该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中国在岸电方面引领世界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以鹰厦铁路养护维修工程实践为背景,在深入分析了山区铁路小半径无缝线路特点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山区铁路小半径无缝线路养护维修技术要点,并对钢轨磨耗、防胀和防断等问题做了探讨,最后分析了翻浆冒泥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为同类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8.
在分析道路衔接的构造特性及交通流特性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技术及可接受间隙理论,综合考虑车辆驶离匝道后汇入地面道路、完成交织运行、顺利进入交叉口的运行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下匝道衔接道路的通行能力模型.结合实际调查数据,通过与Vissim仿真值进行比较,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9.
伍云 《国外公路》1995,15(1):23-27
无缝桥梁具有减少养护,行车舒适,冲击荷载低等优点,但在桥梁较长和跨径较大的无缝桥梁设计时,由温度、蠕变和收缩等因素引起的二次内力,对桥梁性能的影响将是很复杂的,文中简述了美国联邦公路局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及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0.
在杭州客运中心站地下室工程施工中,大体积砼裂缝的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由于大体积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较大,由外荷载引起裂缝的可能性很小,但由于水泥在水化反应中释放的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的共同作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这将成为大体积砼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