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5篇
综合类   34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体外预应力索加固技术作为一种主动加固方式,可有效改善原结构受力,改善原桥下挠,增加应力储备,在对混凝土梁式桥的加固上效果显著,应用也越来越多。但目前针对桥梁的体外预应力索加固技术相关的设计标准、锚固转向装置采用材料及构造形式差异性较大,加固施工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使得很多桥梁的体外预应力索加固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加固效果难以保证。文章通过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对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等多种结构类型的梁式桥进行加固,对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装配式技术的流程、应用进行探索研究,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2.
梁式桥支座截面横隔梁强度的简易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横隔梁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桥梁的纵梁和横粱共同作用、整体受力。但是横隔梁的受力往往比较复杂,通常同时受弯、剪、扭作用,因此给计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外荷载(主要指汽车荷载)的作用是如何传递到横隔梁上的也是一个复杂过程,规范等其他论著也很少提及,因此在此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梁式桥的预制梁的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24.
该文首先分析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式桥梁的病害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原因;接着提出若干改进工作的建议;最后就加大截面、改变结构体系、粘钢加固、纤维复合材料加固及体外预应力加固等桥梁加固技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5.
以实际工程中的桥梁柱式墩为例,通过对高墩稳定计算和几何非线性分析计算,解决桥型整体结构布置、高墩计算长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介绍了近代国内外桥梁的结构特点、发展现状和技术水平,并对桥梁建设今后面临的新发展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27.
5.12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害,同时造成生命线工程——公路工程的中断,阻碍救援工作的开展。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中混凝土梁式桥典型破损病害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典型病害的成因,为了提高桥梁抗震能力,提出桥梁设计和构造措施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梁跨中下挠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主要是指连续梁和连续刚构,二者均存在跨中下挠的病害,跨中下挠现象国内外普遍存在.分析导致跨中下挠的施工、设计原因,并着重就设计原因造成的跨中下挠提出了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9.
<正>一座座桥,实现了天堑的跨越,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美化了秀美山川,为我国疆域的沟通和经济的腾飞起了重要的作用。2015年,"十二五"规划收官在即,总结细数成果之时,不免也想对未来发展尽情地畅想一番。思考我国的桥梁建设是否会有令人惊喜的大动作,亦或是朝着怎样的方向大步前进。自古桥乡在今日硕果结自古以来,我国素有"桥乡"美称,著名的赵州桥便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巨大石拱桥。而今,我国的桥型桥式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梁式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的设计和施工水平都迈入了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就在50年前,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正式开启了我国现代桥梁建设和发展的序幕。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指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大跨径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桥梁标准规范、计算理论、模型试验、材料科学、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控制、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  相似文献   
30.
针对混凝土梁式桥出现不同性质的裂缝和挠度过大的问题,通过研究无应力状态法的原理,结合连续梁一次落架与悬臂施工的力学差异,以某160m跨刚构桥为例,在施工过程以无应力状态法对施工进行控制,结果证明,无应力状态法可以有效减少跨中挠度、墩顶弯矩,对长期下挠控制是有效的,能够为解决大跨梁式桥的挠度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