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6篇
  免费   170篇
公路运输   1122篇
综合类   556篇
水路运输   132篇
铁路运输   608篇
综合运输   23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广福公路隧道塌方原因分析及处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福隧道右线受断层破碎带、地下水等地质因素的影响,在未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发生初期支护垮塌。通过对塌方处理过程中揭露的围岩岩性特点、初期支护破坏方式、程度及监控量测等因素分析塌方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塌方措施。从结构可靠性、耐久性、技术难度、施工控制效果和工程风险等方面对回灌混凝土方案和护拱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安全可行的回灌混凝土方案。目前塌方处理已经顺利完成,所取得的初步研究结果对于同类围岩条件下隧道塌方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2.
双洞6车道连拱隧道由于跨度大,断面扁平率小,施工工序复杂,隧道围岩在施工期间经历多次扰动,故使其受力条件极为复杂,施工过程中围岩与结构的受力特征与双洞4车道连拱隧道或分离式隧道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双洞6车道连拱隧道洞口软弱围岩段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其施工过程中围岩与结构的应力、位移、屈服接近度等发展规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利用隧道专用软件“同济曙光”对某联拱隧道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案了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比较,优选合理的施工方案,指导公路隧道的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04.
林国仁 《公路》2007,(12):31-37
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目前最常见的用于冲击破碎的四楞、五楞压路机冲击破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力学破碎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两种冲击压路机对路面板变形、路面板受力、路面板破坏和基层受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同样冲击能量下,由于冲击轮形的不同,四楞冲击压路机破碎效果优于五楞压路机。  相似文献   
105.
以沪瑞国道主干线(贵州境)镇宁—胜境关高速公路安龙铺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中壁CRD开挖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开挖过程中隧道围岩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弹塑性理论对曾家垭隧道的围岩松动圈进行计算分析,并结合现场声波测试结果,合理确定围岩松动范围,为隧道围岩支护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基于数码摄影技术的隧道围岩变形非接触量测法是一种与传统测量完全不同的新方法,具有设备简单、不干扰施工、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能更好地满足现在长大隧道各种技术要求。文章对数码摄影测量技术原理及其实现过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并对现场试验获取的测量数据加以分析,得到了较好的结论。该方法为地下工程量测技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8.
浅埋隧道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值得关注,基于重庆武隆隧道穿越厂房基础引起地表变形的工程背景,简化为平面应变模型,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隧道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目的是研究不同软岩隧道开挖方式对地表变形及围岩受力情况的影响。通过支护与不支护两种工况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浅埋隧道实施强支护、短开挖,并加强关键部位的加固,可有效减小隧道开挖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董世琪  毛明 《隧道建设》2006,26(5):60-62
阐述了十漫高速公路火车岭隧道绢云母片岩变质软岩区隧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对出口塌方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对塌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0.
郑建中  乔春生  徐干成 《隧道建设》2006,26(6):12-16,27
 针对富溪隧道左线出口段在围岩变形尚未稳定的情况下能否进行二次衬砌施工的问题,根据隧道变形监测结果推测衬砌施工后隧道的剩余变形,并据此计算出衬砌结构的内力和安全系数。结果表明,衬砌施工后产生的变形大小对其内力和安全性影响较大。若衬砌结构变形仅为剩余变形的6.5%,其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衬砌施工后内部应力普遍较小,未超过混凝土强度。这说明在围岩变形没有完全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只要能够保证衬砌施工质量,可以提前施作二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