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130篇
综合类   50篇
水路运输   35篇
铁路运输   132篇
综合运输   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土压平衡式盾构穿越江河施工实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土压平衡式盾构穿越江河施工时存在较多风险。本文通过一工程实例,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1工程概况广州地铁3号线(珠江新城站———赤岗塔站)盾构区间线路总长1291.921m,穿越珠江辅航道(江面宽80m)、珠江主航道(江面宽325m),隧道覆土厚度为7.3~20.8m,线间距为16.4~11.0m不等  相似文献   
72.
高速公路穿越自然保护区,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何对高速公路穿越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展开评价,找到合适、可行、高效、全面的评价方法,本文以临岳高速公路穿越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该类型交通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以期在人类和自然保护区之间搭建一条生态、和谐、绿色之路。  相似文献   
73.
分析某在建高速公路某隧道施工过程,该工程在隧道出洞时发生穿越冲沟,引起已建隧道洞项山体开裂,对隧道安全运营造成巨大隐患。设计中对未施作隧道进行加固设计及对洞口附近小滑体进行整治,以确保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74.
杨宗文 《路基工程》2024,(1):150-154
安哥拉SOYOⅠ联合循环电站取水玻璃钢管道穿越刚果河滩沼泽地段,玻璃钢管双管布置,管径D=600 mm,管节长6 m,管节间采用双“O”型整体式承插连接,管道与设备、阀门采用法兰连接。对特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玻璃钢管道安装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合理选取取水管材,确定最优管道基础处理方案,严格水压试验,确保玻璃钢管安装质量等措施,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75.
吴振宇  蔡明扬  王超 《船电技术》2024,(2):24-28+32
在水平定向钻配合穿越的海缆铺设工程里,海缆拖拉穿越海缆套管的过程中海缆与钢制管道之间的摩擦随着进入套管距离变大而不断增加,当海缆所受的最大牵引力大于最大允许拉力时,将造成海缆的机械损坏。本文对海缆拖拉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并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了海缆拖拉的过程,实现了对海缆拖拉机械损伤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76.
郭毅霖 《公路交通科技》2013,(4):145-147,152
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相当数量的城市桥梁面临着地铁穿越的影响,很多桥梁在地铁施工穿越过程中出现了相当程度的沉降、变形、裂缝甚至局部塌陷,严重的影响了桥梁的使用功能。笔者以北京十号线二期地铁穿越新兴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在役桥梁受地铁施工穿越的监测指标体系、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对地铁穿越施工对在役桥梁影响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77.
盾构隧道斜穿管群的数值模拟与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俊杰 《中国水运》2013,(12):141-143
文中以地铁盾构下穿污水管线的工程为背景,通过ABAQUS对盾构机多次下穿污水管群进行了计算、分析,充分考虑了隧道、管线、土体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数值软件对盾构隧道下穿污水管群的动态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管线和地表的沉降。并与现场实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的数据有较好的吻合,由此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同时得到了盾构隧道斜穿管群的一些基本规律,对于以后的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8.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岭隧道开挖过程中经常遇到断层破碎带,造成开挖、支护施工难度增大,并且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是隧道施工的薄弱环节.不同的工法对于围岩扰动程度是不一样的,围岩条件的弱化应该及时采取开挖支护措施的调整,只有合适的工法才能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结合浙江宁波史家山2号隧道,根据其地质特征,运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采用不同施工工法穿越断层破碎带的情况,得出了断层破碎带对于施工过程影响并对于合理施工方案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9.
研究目的:软土地层中,大直径盾构穿越城区密集高层建筑物的施工风险很大。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监测手段,对大直径盾构穿越建筑物的保护措施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研究结论:软土地层中,大直径盾构穿越高层建筑物,应以控制盾构施工工艺措施为主,对距隧道1D(隧道洞径)范围的建筑物,结合建筑物基础型式、沉降限值,可采用地面跟踪补偿注浆辅助措施,以加固、改良地层,确保施工安全;1D(隧道洞径)以外的建筑物,可不采取地面辅助措施;软土层中盾构过后地层工后沉降比较明显,应加强管片背后补充注浆。  相似文献   
80.
既有建筑物的存在,不仅改变了地表沉降槽的形式,而且极大地减小了相关测点的水平位移。采用应力路径法,对隧道施工导致土体扰动情况进行了分析。虽然隧道施工引起土体应力释放并导致土体变形,但在隧道施工过后,隧道周边各区域土单元体在p-q应力空间内的应力状态以向远离土体破坏线的区域发展为主。施工过程中进行全程监测,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