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3篇
  免费   80篇
公路运输   571篇
综合类   412篇
水路运输   231篇
铁路运输   227篇
综合运输   4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为解决粉土质砂路基弯沉验收问题,同时保护路基免受越冬雨雪侵害和利于工程车辆运输筑路材料,在路基顶面设置封层。铺筑四类封层试验段,测量封层顶面弯沉,开展封层透水试验。综合试验结果确定具体路段封层方案。讨论两种弯沉验收标准的差异,并探讨了现行弯沉测量方法对于松散类材料路基的适用性。引入便携式落锤式弯沉仪(PFWD)评价路基弯沉,并与贝克曼梁方法对比,在弯沉评价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2.
水泥黄土的应力—应变本构方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实测资料,运用材料损伤理论原理,结合水泥黄土的特点,推出了水泥黄土的应力-应变本构方程和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73.
吴政 《铁道学报》1998,20(A04):84-89
简叙了基于损伤的混凝土全过程本构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提出了一种简单明确的方法来直接确定混凝土全过程曲线上各特征点(弹性点、准弹性点、临界应力点、反弯点、拐点、曲率最大点等)及其损伤值数学表达式。概述了该本构模型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损伤特性的研究、试验数据的验证、结构物可靠性设计、安全性评价以及混凝土抗裂性能分析等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4.
《铁道建筑技术》2011,(7):7-I0003
海南东环铁路美兰机场隧道全长4600m,全隧按明挖顺作法施工,基坑深9-19m,宽14-44m,地层地质为粉土、粉质黏土、砂层,区域内地下水以微压承压水为主,含水量中等~丰富,  相似文献   
75.
矿物掺合料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分析了矿物掺合料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作用,提出了配置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技术要求,并结合宁夏地区的环境特点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蚀和抗渗性能,并提出了粉煤灰、硅粉在C 30水下混凝土及C 50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合理掺量,总结了混凝土中掺入矿物掺合料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6.
根据提速客车转向架橡胶球铰的结构特点,结合橡胶的本构模型及相关系数,利用ABAQUS软件对其径向刚度、轴向刚度、偏转刚度和扭转刚度进行了分析,并将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能指导橡胶球铰及同类产品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及转向架的基本结构,提出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是现代轨道交通的一种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78.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工程,通过试验研究了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石灰改良后的液塑限变化、击实特性、水稳定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石灰改良后塑性显著降低,亲水性减弱;随着掺入量的增加,最优含水量增大,最大干密度减小;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压实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加,随着石灰掺入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佳石灰掺入量为6%;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石灰改良后的物理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力学强度及水理性得到较大提高,能满足客运专线路基填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79.
电子节气门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及控制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气门的作用是控制发动机的进气流量,决定发动机的运行工况。驾驶员通过操作加速踏板来操纵节气门开度。加速踏板和节气门的连接方式有2种: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传统做法采用刚性连接,通过拉杆或拉索传动机械连接加速踏板和节气门,通过驾驶员脚踩加速踏板的行程来控制节气门开度,改变节气门进气通道的截面积,调节发动机的充气量,达到改变发动机输出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0.
主要介绍汽车内饰件的制造工艺之一--搪塑技术.阐述了搪塑的原理,详细介绍搪塑模具的制造工艺及设计方法,分析搪塑设备的性能特点,为搪塑技术在我国汽车内饰件制造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