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180篇
综合类   130篇
水路运输   37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为研究人字闸门支枕垫块表面冲蚀分布规律,截取部分支枕垫块模型,进行模型简化,对比分析不同粒径、质量流量、上游水压对支枕垫块冲蚀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字闸门枕垫块磨损快于支垫块磨损,较大粒径沙粒冲蚀区域主要在上游缝隙入口处,中等粒径沙粒冲蚀区域分布较为均匀,较小粒径沙粒冲蚀区域主要在下游缝隙出口处;沙粒粒径对支枕垫块磨...  相似文献   
392.
张广鹏 《铁道勘察》2023,(3):138-143
土压平衡盾构机在富水漂卵石地层中掘进存在刀盘刀具磨损严重,螺旋机轴易卡停断裂,渣土易离析喷涌,推进效率低下等问题。以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为依托,采用刀盘刀具适应性改造,螺旋机耐磨技术改造,泡沫膨润土混合液渣土改良,“超前排渣、扭矩控制、泡沫动平衡”等措施。经实践,刀具的更换里程明显延长,可达到全区间1 082 m不换刀连续推进;螺旋机发生断轴后,修复时间由10 d缩短为3 d;采用混合注入的渣土改良方式,将刀盘扭矩降低了31%,螺旋机扭矩降低了49%,有效减少了卡停和喷涌情况;采用的掘进技术明显提高了施工进度,减少了停机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技术措施解决了土压平衡盾构机在此种地层中的施工难题,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393.
基于2019年4月东营港海域大范围表层沉积物取样和不同时期水文资料,分析了东营港海域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并探讨了表层沉积物变化趋势、泥沙起动和影响因素等。研究结果表明:东营港海域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和砂质粉砂为主,中值粒径介于0.014 3~0.061 6 mm,砂组分平均含量为21.7%,粉砂组分平均含量为64.9%,粘土含量最少,平均值为13.4%;多年来沉积物总体呈现出粗化的趋势;表层沉积物的粗化与泥沙来源减少和水动力引起的岸滩侵蚀和对沉积物的“筛选”及沉积物本身的物理特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394.
段二兵 《北方交通》2023,(11):55-58
以某高速公路大粒径填石路基强夯处治为研究对象,利用颗粒流理论,根据设计资料和强夯加固方案,采用离散单元法建立分析模型,模拟路基强夯施工过程,对路基的强夯加固效果进行分析。根据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得出强夯效果随强夯次数的增加而下降;随着夯击深度的增加,路基竖向位移逐步下降,强夯效果也随之下降;路基有效加固深度为7~8 m,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95.
盛红专  陆尚武 《中外公路》2006,26(3):150-152
下白石大桥主墩3 m大直径群桩基础施工,由于采用钢管桩钻孔平台、旋转钻进、气举反循环、泥浆护壁、全断面一次成孔的施工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在高潮差、大流速、大冲刷、海水、大粒径卵石层等水文及地质条件下,钢管桩钻孔平台的稳定、海水环境下钻孔泥浆性能的稳定及控制、大粒径卵石层中的成孔等关键技术,获得了成功。该文就其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96.
为了探究超大粒径碎石基层材料的级配设计方法,设计达到节能减排、抗开裂要求的基层材料,以颗粒最紧密堆积、实现嵌挤致密混合料结构为目标,依据逐级填充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以贝雷法原则优化级配。提出用粉煤灰和矿渣粉两种再生胶凝材料代替水泥作为结合料,提高基层抗开裂性能。基于集料的堆积密度试验,以最小振实矿料间隙率VMA为优化指标,对粗集料级配、细集料级配及再生胶凝材料分别进行设计,提出了超大粒径碎石基层优化级配曲线。最后对设计的超大粒径碎石混合料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弯拉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再生胶凝材料的超大粒径碎石基层满足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97.
本文以缅甸某真空预压工程为依托,研究了真空预压等地基处理方法对缅甸软黏土层的加固效果。在真空预压前后,分别对各个钻孔的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以及现场的标准贯入试验,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深度和效果。得出以下结论:真空预压对缅甸软黏土有较强的加固效果,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变小,内聚力、内摩擦角、压缩模量、标贯击数变大,加固深度最大可达到地表以下19 m左右;而在加固深度范围内,其加固的效果随着深度的增大而不断衰减;真空预压对软黏土层加固,其含水率与孔隙比降低了10%~15%左右,压缩模量提高了15%~40%左右,标贯击数提高了50%~60%左右;另外,软黏土层中的淤泥质黏土层经过加固后定名变化为黏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98.
为探究颗粒粒径对微生物固化砂土抗风蚀能力的影响,选用4种不同粒径范围的土样,通过风洞试验以及表面强度、碳酸钙含量测定等试验,从宏观角度分析粒径对微生物固化砂土抗风蚀能力的影响;采用SEM扫描电镜观测,从微观角度对微生物固化砂土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粒径较小的土样,孔隙面积和孔喉直径较小,更易发挥碳酸钙晶体的填充和胶结作用,土体表面形成的固结层更加密实,抗风蚀能力更强且时效性更好。  相似文献   
399.
横沙八期工程由于吹填面积巨大,导致了吹填土质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差异性。为了研究超大围区内吹填土土质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实际吹填场地钻孔取样,进行土工颗分试验,分析了吹填管口横向和纵向吹填土质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超大围区内吹填土泥面下约3.0 m深度范围内基本为粉砂,该深度以下则为细砂;距吹填管口150.0 m范围内主要为细砂,该范围以外主要为粉砂。分析结果可为吹填造陆过程中的管线布设和平整度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00.
陈光  刘翠  于仲慧 《公路》2023,(4):364-369
为了对水稳填充大粒径碎石基层材料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了解其抗裂机理,从细观角度上解释水稳填充大粒径碎石材料能够有效减小基层收缩应力,利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构建了水稳填充大粒径碎石材料模拟试件,嵌入内聚力模型,进行干燥收缩模拟试验与抗压模拟试验,从系统总能量与材料破坏状态两个角度分析水稳填充大粒径碎石材料的抗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稳填充大粒径碎石材料在减少收缩开裂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模拟试验的结果为水稳填充大粒径碎石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施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验证了水稳填充大粒径碎石材料能够有效减少材料的收缩开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