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5篇
  免费   370篇
公路运输   2473篇
综合类   1250篇
水路运输   1402篇
铁路运输   2146篇
综合运输   354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389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多个基坑工程监测实例,通过对不同的施工阶段监测数据变化量与现行规范规定的控制值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的监测项目初始值采集时间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程度。总结出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钢筋混凝土支撑内力、周边建筑竖向位移等监测项目合理的初始值采集时间,为基坑工程监测结果的科学性、监测评价的准确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2.
分析了不同电缆绝缘测试仪表在现场应用中测试数据不一致的原因;指出了测试电路中高压电源内阻的不同是主要原因;提出测试电源采用250 kΩ内阻作为信号电缆绝缘测试的技术条件,并给出了设计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63.
信号集中监测便携测试终端主要用于解决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监测点不够多,不足以准确定位故障的问题,完成信号设备的多路模拟量和开关量测试、在线查看设备图纸和远程辅助决策等功能.  相似文献   
64.
渗流场作用下高填方路堤侧滑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在路堤两侧水位差引起的地下水渗流场作用下高填方路堤的侧滑变形特征,以绵阳至遂宁高速公路某高填方路堤为例,应用有限差分法分析渗流场对路堤基底介质应力场的影响,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路堤侧滑变形所处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有限差分法可合理模拟地基中位移场和渗流场的耦合作用;随着地基入渗的地下水量增加,渗流场的影响增大,路堤侧滑稳定性必须考虑渗流场的作用;在路基两侧水位差引起渗流时,路堤坡脚应进行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相似文献   
65.
以南广客运专线郁江双线特大桥为依托,对钢桁梁斜拉桥主桥精确合龙技术进行研究。在郁江桥斜拉索索力测量采用“双控”原则,以及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郁江桥施工阶段的基础上,对合龙口的敏感性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并在其指导下确保了全桥的高精度合龙,为以后同类型桥梁的精确合龙控制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66.
汤明方 《铁道建筑技术》2013,(9):98-101,113
介绍了沪杭高铁上跨上海地铁九号线盾构的监测设计原则和内容.通过施工前合理地布设监测点,分析桩板梁结构施工过程中对既有地铁隧遗产生的影响,确定了动态监测方案,施工过程中实施动态控制技术.并对动态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及时有效地采动态控制措施,确保了地铁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67.
高速铁路运营期的沉降监测重要性已被普遍认识,但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我局率先提出的提高监测基准网精度、规范沉降监测技术管理、科学动态确定监测周期等措施在实际应用中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68.
以宁波南站上跨软土深基坑干线铁路钢格构柱便桥静态监测项目为工程背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自制的棱镜预埋件作为高程起算点部件,配合Leica TCA1201+测量机器人,以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二等水准监测.结果表明,该沉降监测方案既满足了精度要求,也保障了铁路便桥的安全运营,同时避免了测量工作者危险环境下作业,对今后类似桥梁监测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结合辅助变流器半实物仿真的需求,搭建数据监测平台,实现对高速动车组辅助变流器控制器的分析研究。首先,提出了基于工控机与数据采集卡的采集架构,搭建监测台的硬件平台。根据不同开发环境的比较,确立基于VB语言的Visual Basic软件作为开发环境。其次,针对采集卡数据读取瓶颈的关键问题,给出了DMA读取的解决方案。并且通过VB调用Windows API函数,提出了双缓存显示方案,解决了显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了半实物仿真数据监测界面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70.
介绍了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的重要性,阐述了国内外高速铁路在地震监测方面的相关技术要求,并对地震监测系统报警模式及联动控制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