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9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22.
采用单线铁路车站股道数的简单分析模型、排队论分析模型和模型分析模型,分别就技术站、限制区间两端车站、一般会让站等不同类型的车站股道数进行了分析。确定股道数量时,应满足技术停站、限制区间、远期规划及旅客列车提速要求。  相似文献   
23.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将阜阳北站出发场11-14道不能进行预检的原因归结为列检设备设置使股道实际有效长减小、使用移动脱轨器程序繁杂两个原因,提出了将风管和固定脱轨器南移的设备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4.
针对带股道分割的车站,当机车反向进入股道时,存在机车越过分割绝缘后收不到码的问题,从电路原理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对ZPW-2000A车站正线电码化电路的设计、施工及故障分析处理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铁路客运站股道运用窗时排序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道运用计划是实现CTC条件下客运站分散自律控制的关键。以时刻表、股道和站台为研究对象,结合进路编排、维修和列车早晚点时间窗,在分析股道运用平行机排序和多目标排序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排序理论,以总费用最小和股道均衡使用为目标函数,建立股道运用第一类多目标窗时排序模型。采用基本和合成分派规则、解改进优化策略,设计自律优化算法和3步算法制订和调整股道运用计划。实例表明:软时间窗下的规则解、近似解平均比硬时间窗下的解优化17.8%、14.1%,硬时间窗解收敛速度较快,采用θ规则在两类时间窗下均能得到较优解;制订计划时,宜综合采用各种分派规则尤其是规则6和θ规则,调整时宜直接采用规则10、12。提出的模型及算法能快速、合理地制订股道运用计划,有效解决带有时间窗的股道运用问题,并充分运用车站的各项资源。  相似文献   
26.
分析了福田站站内股道有效长不足对列车进站和列控系统的影响,提出列控系统的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列控系统设计改用客货共线技术规范的方案,另一种是通过应答器虚拟线路数据的方案.论述两种方案的可行性和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最后给出了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地铁站后单股道折返布置图以及作业流程、时间参数分析,得出了站后单股道折返的时间组成要素和计算公式,以及站后单股道折返的折返能力计算方法。最后分析所述计算方法的不足以及加强折返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8.
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穿越铁路股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成都地铁1号线某盾构隧道穿越正在运营的火车南站铁路股道,采用有限元理论分析了盾构穿越铁路股道的风险因素,提出控制沉降的技术措施:采用扣轨加固为主,严格控制盾构机掘进参数、加强监测和信息化管理。严格按方案实施,确保盾构安全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29.
拟建道路穿越薛店站场,包含6股道,且具有较大高差.根据项目特点与难点,介绍了多股道大高差条件下顶进框架桥的设计方案,并基于对施工技术、施工工期和对运营铁路的影响程度等方面的考虑,重点对铁路架空方案体系通过三种方案进行详细分析比较,提出采用阶梯承台的方法解决多股道线路间的高差问题,并通过合理布置使部分桩二次利用,可为类似...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目前国内连接方向最多的大型高铁枢纽广州南站为例,通过对广州南站股道运用现状进行调研,从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和日常组织模式着手,深入分析影响股道运用限制因素及风险点,并针对性提出优化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