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41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67篇
铁路运输   1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车网系统高频谐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交—直—交型电力机车和动车组的大量上线运行,在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使得牵引供电系统中的谐波特性发生变化,即低次谐波大大减少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高次谐波。虽然这些高次谐波含有率不高,但却大大增加了系统发生高频谐振的可能性。当系统发生高频谐振时,往往会形成较大的过电压,影响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文章选取由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系统组成的车网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车网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并基于仿真分析结果和线路实测数据,对车网系统高频谐振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2.
高速电气化铁路新型阻波高通滤波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阻波高通滤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其阻波性、高通性以及谐振抑制特性,并在功率特性、滤波特性等方面与既有的3种高通滤波器进行分析比较,验证既有3种高通滤波器存在工频损耗大、对外交流无功功率等缺点,而阻波高通滤波器具有工频高阻、高频低通、不与系统交流无功功率和低损耗等优点,适用于功率因数接近于1的系统。  相似文献   
63.
针对充电机输出电压范围宽、不能在全输出范围内实现高效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软开关充电机。前级采用无桥PFC电路,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及中间母线电压的快速控制;后级采用高效率的全桥LLC谐振电路,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VS)和整流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ZCS)。在固定中间母线电压时,LLC谐振电路在输出高压或低压时工作在远离谐振频率点而存在效率偏低的缺点,提出了据输出电压来动态调节中间母线电压的控制策略,减小了频率变化范围,提高低压和高压输出时的效率。最后通过一台AC 120 V输入,母线电压DC 200~240 V,输出DC 130~200 V的充电机样机。实验测得充电机额定运行下的效率为91.8%;通过动态调整母线电压测得在130 V输出时整机效率从87.4%提高到90.1%,200 V输出则从89.3%提高到91.0%。  相似文献   
64.
针对地铁道床板隔振系统的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对道床板隔振系统的动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技术参数。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取的参数范围内,其隔振系统的第一阶固有频率都在10 Hz以上,可避开车轮和车轴经过轨道扣件的频率段。如道床垫刚度取0.018 N/mm3,道床板厚度取200 mm,扣件竖向刚度取4.0 k N/mm,则隔振系统的前三阶模态频率分别为14.38Hz、14.57 Hz和16.62 Hz,均在14~17 Hz之间;而在30~35 Hz之间无振型,可有效避开转向架经过轨道扣件的频率。  相似文献   
65.
将软开关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开关电源中,可以减小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提高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和效率,减小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文中阐述了该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零电压谐振型开关电源的几个关键问题,最后给出了实测波形。  相似文献   
66.
在弱电网条件下,多逆变器间、多逆变器与电网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易引发谐波谐振等问题. 为了研究单级光伏并网多逆变器系统的谐波谐振特性,考虑光伏源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采用模态分析法对谐振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讨论. 首先,根据三相单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及控制策略,建立了多逆变器戴维南等效模型;其次,通过构建多逆变器系统节点导纳矩阵,应用了一种能够确定系统谐振频率、谐振中心以及各节点参与程度的模态分析方法,从逆变器台数、外界环境、输电距离3个方面研究了系统谐振特性与变化规律;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通过搭建三相单级式光伏并网多逆变器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模态分析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当逆变器台数增加时,低频谐振频率呈降低趋势,依次为30、27、25次谐波,高频谐振频率为2 230 Hz保持不变;当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低频谐振频率逐渐升高,依次为22、23、24次谐波,高频谐振频率固定约为2 225 Hz;当输电距离增长时,低频与高频谐振频率均逐渐降低且变得接近.   相似文献   
67.
本文分析了串联谐振型感应加热电源的工作状态,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保护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保护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8.
结合实际周期结构单元的特点,从三维周期结构出发,推导三维周期结构电磁波传输原理。运用商业软件数值仿真计算方法,研究三维周期结构单元尺寸、介质层厚度对其频响特性的影响;从电磁波入射角度和集总器件电抗值出发,对不同参数进行仿真计算,并比较不同参数对谐振特性的影响。实现第1谐振点稳定,第2谐振点可调谐的谐振特性。此外,将三维周期结构加入到天线设计中,研究该结构对天线辐射特性的影响,发现该三维结构可有效改善天线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69.
为什么谐振功率放大器过压状态集电极电流脉冲波形凹陷?针对这个问题现在教材有一种解译,但很难理解,使这个问题存在很大的模糊性,改用LC电路的动力学特性和单摆比较容易分析和阐释问题。  相似文献   
70.
小水线面双体船是一种耐波性较好的双体船,其水线面较小,但湿表面较大,使得附加质量对船体的振动特性影响较大。运用三维水弹性分析方法,以干模态为主坐标,分析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振动特性。综合考虑波浪中附加质量的影响,得到小水线双体船的各阶主要总振型。同时,对实船进行了总体振型测试,得到相应的振型。计算与试验的结果对比分析显示,它们在该船的各主要振型模态上较为吻合,振型频率也一致,说明测试方法合理,数值计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