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4篇
铁路运输   1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复兴号动车组单列运行往往满足不了铁路运输要求,短编动车组进行重联可以大大提高运力,但重联后其性能是否良好关系到列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文章介绍了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重联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重联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确保重联列车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72.
为提高城际铁路运能,解决部分城际铁路开行跨线列车无法兼顾运能和线路条件限制问题,根据各段客流、线路情况和列车状况,提出一种动车组动态重联解编运用模式和应用方法,能够适应不同线路条件和不增加运用成本,实现了动车组图定车次在运营中载客进行重联与解编.研究成果为有效解决干线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运输能力平衡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73.
采用微机技术,是提高机车控制系统性能的有效措施。东风4E型机车的微机系统,功能适宜,结构简单,使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74.
针对重型轨道车与轨检车重联工况暴露出总风压力不一致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对轨道车JZ-7型空气制动机风源系统管路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重联动车组通过隧道时重联区域对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三维、可压和非定常N-S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对重联动车组通过隧道时压缩波与膨胀波的传播特性,列车表面压力和隧道壁面压力变化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动模型试验相比,压力变化曲线吻合较好,幅值偏差不超过7%,重联区域前段流线型头部进入隧道,产生膨胀波,重联区域后段流线型头部进入隧道,产生压缩波,由于重联区域产生的膨胀波和压缩波之间的时间间隔短,导致膨胀效应和压缩效应相互抵消,车体表面和隧道壁面压力变化不显著,当重联区域经过隧道壁面测点时,重联区域车体表面压力变化影响隧道壁面压力变化,使隧道壁面测点压力产生先升后降的波动。  相似文献   
76.
针对DJ1型机车DC 110 V电源因未设计重联供电功能,当DC 110 V充电器故障后造成机车蓄电池电压低,导致机车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对DC 110 V电源主电路、控制电路提出设计和改造方案,提高了机车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7.
介绍大连金州线不锈钢车辆全自动密接式钩缓系统的技术特点,对钩缓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试验情况及研制难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8.
针对8K型电力机车双机重联牵引运用中出现的不足,研制了8K重联机车运行状态监视系统,实现乘务员在操纵端机车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所有重联机车的运行状态以及机车故障情况。论述8K重联机车运行状态监视系统的设计思路、网络结构以及技术创新点,介绍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9.
针对SS4改进型机车内重联线故障进行分析,指出设计、材质及运行环境是内重联线断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0.
不同编组动车组蓄电池存在电压差,重联工况下,存在蓄电池电压差的两编组通过重联时贯通的降弓回路线形成通路,蓄电池间的较大的充放电电流使降弓回路线过流,回路中降弓用继电器常开触点因过流粘连,造成升弓条件无法建立,受电弓无法升起,文章提出多种阻断贯通回路过流方案,并且选取其中一种方案试验验证,效果良好,已在现车批量完成改造,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