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29篇
  免费   846篇
公路运输   11605篇
综合类   7337篇
水路运输   3728篇
铁路运输   4674篇
综合运输   831篇
  2024年   174篇
  2023年   665篇
  2022年   561篇
  2021年   763篇
  2020年   591篇
  2019年   730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399篇
  2016年   451篇
  2015年   806篇
  2014年   1445篇
  2013年   1308篇
  2012年   1464篇
  2011年   1560篇
  2010年   1543篇
  2009年   1591篇
  2008年   1609篇
  2007年   1375篇
  2006年   1228篇
  2005年   1142篇
  2004年   1057篇
  2003年   1093篇
  2002年   831篇
  2001年   839篇
  2000年   615篇
  1999年   519篇
  1998年   405篇
  1997年   376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487篇
  1994年   379篇
  1993年   365篇
  1992年   403篇
  1991年   356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178篇
  1988年   15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1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吉安阳明大桥全长1 744.9 m,其中主桥为(36 138 188 138 36)m五跨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介绍大桥钢管拱的安装方案、主要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线形控制。  相似文献   
992.
以苏丹喀土穆州布瑞大桥主桥加固工程为工程背景,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体外预应力加固T形刚构桥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提出避免结构发生共振的措施,对于指导工程实践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株洲白马垄大桥—部分跨采用体外预应力概念设计的混凝土连续T梁桥的总体设计、构造特点和计算方法,可供类似桥梁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94.
ATR技术在杭州湾跨海大桥跨海三角高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海高程控制测量是现代大型桥梁工程测量的难点,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高程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以ATR技术为硬件基础,介绍ATR三角高程测量的具体实施方法。经实测数据分析,采用ATR三角高程测量,在多项精度指标上均达到了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5.
重庆李渡长江大桥斜拉桥施工监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京杭  黄晓航 《桥梁建设》2006,(Z2):176-179
在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对结构的施工监控是必不可少的。在诸多的监控项目中,以索力、线形、应力监控最为重要。结合重庆李渡长江大桥斜拉桥施工监控实践,阐述频谱分析法测试索力的可靠性;运用相对标高立模时,立模标高施工时机的确定;在无应力计缺失的情况下,对非应力应变的修正。  相似文献   
996.
吴运宏  黄晓航 《桥梁建设》2006,(Z2):180-182
重庆李渡长江大桥斜拉桥是一座采用镀锌平行钢丝体系斜拉索、双塔双索面、纵向弹性半漂浮体系的预应力混凝土边主梁斜拉桥。介绍该桥施工监控计算的计算方法、模型离散、斜拉索张拉索力的确定和挂篮立模标高的确定。  相似文献   
997.
分体式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设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预应力混凝土分体式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设计计算方法,对分体箱梁桥在活载作用下跨中主梁内力的横向分布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与规范中查表法求出的结果相比较,提出2种算法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沥青路面弹性层状体系的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是当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描述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轮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弯沉分布状况,研究弯拉应力的变化规律,得出最大弯沉点在轮载中轴处的结论;同时揭示了面层层底不一定总受拉,受面层刚度和厚度影响,有时也有受压的规律。说明有限元实体仿真分析在路面结构分析中具有广泛前景。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分析双河口特大桥右线6号墩首节墩身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计算该墩首节墩身混凝土在不同施工条件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通过制定控制空心薄壁墩首节墩身混凝土裂缝的措施,确保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解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反拱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的新概念;基于线性徐变理论和变形协调原理,推导了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的内力重分布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和常规预应力梁的对比试验,并进行了大量的数值计算和分析,得到了结构内力重分布结果和变形结果。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均表明: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可大大改善反拱过大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