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3篇
  免费   116篇
公路运输   184篇
综合类   537篇
水路运输   68篇
铁路运输   2349篇
综合运输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针对120 km/h地铁列车在运营过程中多次出现受电弓上框架肘接部位裂纹的现象,分析其故障原因,提出采用管对管焊接处加入加强筋板的改进方案。通过力学分析以及实践运用,验证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逐步形成,在纵横交叉的大型枢纽势必会遇到两种不同型号的无线闭塞中心(RBC)的互联互通问题。以京石武客专工程建设为基础,以解决京石武客专与郑西客专接口问题为主题,研究两个不同平台RBC互联互通技术。  相似文献   
993.
新建商合杭铁路西苕溪右线特大桥跨越长兴港采用1-140 m系杆拱方案,为预应力混凝土平行钢管混凝土拱桥,采用先拱后梁方法施工。介绍采用无砟轨道时系杆拱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际施工阶段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确定结构的合理形式及先拱后梁施工工序,计算拱肋、系梁、吊杆等结构应力、刚度、稳定性等设计参数。分析结果表明:(1)该桥主体结构应力、变形等均满足规范要求;(2)系杆拱应用于无砟轨道时,静活载梁端转角引起钢轨上拨及下压量宜按1 mm限值控制;(3)先拱后梁系杆拱采用施工阶段分批张拉钢绞线系杆形式,实现无支架施工,满足不中断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994.
救援通道施工爆破对已建高铁隧道的振动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保已建金山顶高铁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有必要在救援通道爆破施工过程中对其开展爆破振动监测。采用TC-4850N无线网络爆破测振仪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既有隧道迎爆侧的衬砌结构断面振动最大;基于最小二乘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到了爆破振动萨道夫斯基经验衰减公式参数;根据公式参数对后续爆破提出了爆破振动控制措施,做到当振动速度超过安全阀值时及时调整爆破参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5.
车载人机界面(DMI)是目前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车载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一能实现列车司机与车载设备间二者交互的通道,所以其必须和用户有着很好的适应性,因此研究设计出高效稳定的人机界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软件的正向设计,从人机界面的功能需求出发,建立人机界面的基本模型框架,并疏理人机交互时序。最后使用Qt跨平台软件按其分层顺序依据各模块的功能流程图进行通用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996.
接触网附加导线虽不与受电弓直接发生接触,但其状态与行车安全密切相关。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初期,附加导线在转换处设计考虑不够全面,产生了不少问题。结合目前高速铁路的常规隧道断面和车站布置方案,研究适用于不同线路条件下的附加导线转换方案,保证附加导线和接触悬挂、附加导线和建筑物之间的绝缘距离,加强接触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满足技术经济性和景观性要求。研究结论:结合标准规范和工程实际,对附加导线转换处的设计方案进行方案比选,从绝缘距离、安装施工难度、建设成本、景观性等诸多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剖析,最后根据比选结果给出不同情况下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997.
1520mm宽轨高速铁路平面曲线设计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旨在为我国高速铁路在1 520 mm宽轨地区的应用提供平面曲线参数的计算方法和设计选用的参考。运用我国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中的计算方法和判定条件,计算1 520 mm宽轨高速铁路平面曲线设计参数,分析不同平面曲线半径和设计超高对列车行驶安全和旅客舒适度的影响,得出不同的速度目标值对应的平面曲线参数结果,包括曲线半径合理取值范围、最小曲线半径取值和缓和曲线长度值。研究结论:(1)1 520 mm宽轨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主要受到设计速度和速度匹配的影响,设计速度越高,速差越大,最小曲线半径值越大;(2)在同等条件下,1 520 mm宽轨的最小曲线半径取值大于标准轨的最小曲线半径取值;(3)缓和曲线长度值主要受设计超高和设计速度控制,与轨距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998.
Derailments on bridges, although not frequent, when occurs due to a complex dynamic interaction of the train–track–bridge structural system, are very severe. Furthermore, the forced vibration induced by the post-derailment impacts can toss out the derailed wagons from the bridge deck with severe consequences to the traffic underneath and the safety of the occupants of the wag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of the train–track–bridge interaction during a heavy freight train crossing a concrete box girder bridge from a normal operation to a derailed state. A numerical model that considers the bridge vibration, train–track interaction and the train post-derailment behaviour is formulated based on a coupled finite-element – multi-body dynamics (FE-MBD) theory.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predict the post-derailment behaviour of a freight train composed of one locomotive and several wagons, as well as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straight single-span simply supported bridge containing ballast track subjected to derailment impacts. For this purpose, a typical derailment scenario of a heavy freight train passing over a severe track geometry defect is introduced. The dynamic derailment behaviour of the heavy freight train and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rail bridge are illustrated through numerical examples. The results exhibit the potential for tossing out of the derailed trains from the unstable increase in the yaw angle signature and a lower rate of increase of the bridge deck bending moment compared to the increase in the static axle load of the derailed wheelset.  相似文献   
999.
地铁列车运行调整是一个大规模、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该问题的特点是有庞大的搜索空间和众多的约束条件,故要快速地获得其最优解尤为困难。在该问题基础上,建立优化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对此模型进行优化求解过程中,提出一种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仿真过程中,选取数据是沈阳地铁二号线某工作日。实验显示,该算法能较好地适用于解决列车运行调整问题,且其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收敛速度快、计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00.
地铁公司在编制列车开行方案时,很难同时兼顾到公司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因此,建立基于地铁公司效益和乘客满意度最大化的地铁列车调度方案优化模型非常必要。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不同影响因素的权重,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计算数据进行拟合,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