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39篇
综合类   60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雾天高速公路安全车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速公路雾天低能见度及路面附着系数减小的情况,进行安全车速研究。根据跟车状态下停车过程及标志视认相关方法,分别进行基于停车视距模型(包括AASHT0停车视距模型和NCHRP停车视距模型)和基于交通标志认知距离的安全车速计算。以湖北黄黄高速公路为例,综合3种模型条件下安全车速,最终得出雾天气候下的交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2.
张景峰 《交通标准化》2009,(17):110-113
大雾天气导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是极高的,而且易发生恶性交通事故,这给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灾害。因此做好大雾天气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工作,除驾驶员应该遵守法规、掌握必要的技能外,如何进行交通管理和必要的预防措施也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33.
污水管网系统节点流量模拟计算是城市污水管网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该文从污水管网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两个方面阐述了污水管网系统节点流量模拟计算的内涵,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
通过研究物联网技术、车联网技术及空天车地一体化网络的理论和应用现状,分析列车群车联网系统构建需求,搭建基于空天车地一体化列车群车联网系统总体框架;分别建立艇载、机载、车载、区域监测和地面中心监测节点和网关,阐述系统的通信结构;提出基于空天车地一体化的列车群车联网系统物理架构设计及信息传输等关键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服务于列车群监测和通信的空天车地一体化网络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起到指导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5.
文章阐述了热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防裂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横渡太平洋往返两个笈欠的随船调查研究表明,采用气象导航对减少燃油消耗和保证船舶安全、班期等,不但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航运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前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对交通活动的影响日趋明显,本文在概述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致灾气象因子。比较而言,管道运输的致灾气象因子最少,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和民航运输的致灾气象因子较多,暴雨是交通行业最主要的致灾气象因子。本文剖析了中国交通与气象部门协作应对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建立顺畅有效的协作应对机制、提升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对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防御能力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8.
��ͨ����������Ϣ����ϵ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气象智能信息服务系统是实现在互联网上更加方便、快捷、自动的搜索到用户所需要的信息的应用平台,该系统不同于现有的限制性搜索模式,首先结合分词系统,采用句型分析算法,并结合系统本身建立的信息检索规则库对用户的输入进行智能分析,然后通过平台内部建立的信息查询索引结构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最终使用户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39.
恶劣气象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劣气象条件对人、车、路组成的道路交通系统有相当大的影响。为使我国交通事故由上升期向平稳期过渡.应尽快建立起恶劣气象条件下的交通安全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0.
镇江市公路冰雪灾害天气分级预警与处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镇江地区的冰雪灾害性天气状况,构建以公路管理部门为主体的部门应急管理体系。依循分级预警体系,构建了分级预警响应方式,对部门内外部应急指挥协调与分工逐步明晰,并且依据灾害管理周期模型,对现有管理方式与政策进行了初步整合,尤其在部门分级预警响应、公共沟通治理、量化问责方面做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