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篇
  免费   156篇
公路运输   476篇
综合类   251篇
水路运输   73篇
铁路运输   223篇
综合运输   4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该文通过对旋喷桩的加固原理和在武广客运专线XXTJ-Ⅱ标段路基边坡加固施工中应用情况的介绍,以工程实例说明旋喷桩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并提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杨华  许继琪  闫优 《隧道建设》2020,40(Z2):241-248
大瑞铁路老红坡隧道穿越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施工单侧发生涌泥大变形地质灾害。通过分析变形开裂及地质成因,正洞内采用迂回导坑方案探明涌泥体范围,采用洞内扩挖工作洞室,在隧道单侧轮廓外施作超前水平注浆+高压水平旋喷桩加固及超前水平长大管棚的方案进行处理,并对该段支护及衬砌结构调整加强。依据现场工况,采用三台阶法分部、分段拆换作业,在钢架拱脚增设临时仰拱或临时横撑控制收敛变形,及时施作格栅钢架模筑衬砌,变形稳定后再施作永久二次衬砌。该技术在大瑞铁路老红坡隧道单侧突泥涌水地质灾害处治施工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3.
分析了京广线第六次提速拨改地段路基病害原因,提出了静压注浆加固地基工程措施,详细介绍了路基加固方案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4.
秦佳佳 《隧道建设》2020,40(3):435-443
为保证合肥地铁盾构隧道的施工安全,基于合肥地层情况,通过PLAXIS 3D 岩土有限元软件模拟穿越软土、硬岩及复合地层 3 种不同地层条件的盾构掘进过程,研究开挖面支护力N、盾构钢壳锥度引起的收缩率C 和壁后注浆压力p 对地表沉降和围岩变形 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支护力N 和注浆压力p 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受地层和埋深的限制较大,收缩率C 则相对较小; 2)从地表沉降上看,盾构掘进参数(N、C、p)对软土层的影响最大,复合地层次之; 3)p 对管片上浮和管片内力的影响显著,不宜设 置过高,软土层对p 最为敏感,硬岩和软硬复合地层次之。最后,将这些影响规律应用于合肥地铁4 号线某区间的盾构掘进参数控 制中,结合现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盾构掘进姿态正确,地表沉降稳定,掘进参数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45.
文章以中兴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为例,介绍了全断面帷幕注浆施工和超前小管棚的施工处理技术,并对处理后的围岩进行了监控量测,分析了围岩开裂变形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46.
重点介绍浅层压浆技术在惠河高速公路提高沥青砼路面强度中的实践应用,解决了路面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保证了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该施工工艺费用低、操作简单、工效高。  相似文献   
47.
结合京福高速K30+924通道桥维修加固工程,叙述了高压喷射灌浆法、粘贴碳纤维贴片法及钢板补强法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8.
针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在外海、深水、厚软基地质条件下沉管隧道基础沉降及差异沉降控制技术问题,对传统桩基与复合地基方案进行对比,提出港珠澳沉管隧道采用PHC刚性桩、高喷柔性桩、挤密砂桩散体桩复合地基逐步过渡到天然地基的地基及抛石+碎石垄的组合基床方案。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及观测数据证明提出的新型复合地基及组合基床方案控制沉降及差异沉降的效果显著。提出沉管隧道基础沉降主要组成及复合地基建议的沉降计算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针对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外海超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因预埋孔隙水压力监测仪器穿透承压水层形成的基坑管涌,采取高压旋喷桩加固、重晶石粉注浆、双液注浆及模袋注浆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管涌点进行封堵处理,解决了管涌点初期渗水止漏以及管涌形成显著涌水路径时期的封堵难题。特别是采用模袋注浆方案,在管涌点无塌孔风险的前提下,沿管涌路径伸入承压水层底部注浆膨胀,实现快速止水的封堵技术,巧妙地解决了高水头差情况下管涌封堵难题。  相似文献   
50.
陈文海  文江泉  彭伟 《路基工程》2011,(3):205-207,210
以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柳南段路基岩溶病害为例,根据岩溶发育程度确定其整治方案。利用压(注)水试验、综合物探方法对岩溶路基注浆质量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岩溶注浆整治后,地层渗透性大大降低,地层波速大幅度提高,注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