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71篇
综合类   117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75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介绍现阶段航空、轨道交通领域维修间隔研究的主要方法,结合动车组维修的特点,以动车组运用维修时间间隔为优化目标,针对现行"计划预防修"体制下的"过剩维修"和"维修不足"并存的现象,基于动车组运用修故障数据,采用生存分析与可靠性理论来确定部件合理的维修间隔。关键步骤主要涵盖部件可靠度曲线的威布尔分布的拟合、利用最大似然法对两参数威布尔分布的参数进行估计以及对拟合出的可靠度函数利用条件概率确定维修间隔。并以CRH380B(L)型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为例,对文中介绍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状态不会因维修活动改变的动车组部件,其维修间隔可根据部件的可靠性确定,基于故障数据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动车组维修实际吻合度较高,可为动车组维修项目周期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本文论述了在列车运行最高速度120km/h 的线路上,采用三或四显示自动闭塞制式的条件, 提出了应该优先考虑四显示自动闭塞制式的论点。  相似文献   
63.
前向式仿真能更准确地描述汽车在变外界条件下的动态响应过程,揭示输出与输入间的关系。本文建立了进行汽车性能前向仿真的微分方程组,并用LabVIEW编制了程序进行数值积分。仿真程序可用于进行纯发动机、纯电动机及PHEV汽车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的匹配及HEV控制策略的研究。程序中,将换挡的空挡间隔时间考虑进来。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精度可以接受,且换挡间隔时间在精确预测加速性能时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基于Web(全球广域网)和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数据库的接触网BIM(建筑信息模型)区间布置软件。该软件利用Web和SQL数据库最大资源共享的特性,将MicrosoftStation等BIM软件设计的接触网模型和布置关系转为接触网零部件和接触网布置数据,存于数据库中,并共享于网内其他用户。该系统提供简捷的项目管理和布置设计功能,用户可对其扩展属性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有效促进BIM技术在接触网专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5.
ITC模式下地铁列车单/双线出段能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以地铁十四号线马泉营车辆段为例,分析比较ITC模式下列车自车辆段停车库内采用单线出段和双线出段两种运行组织方式下的出段能力。  相似文献   
66.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自动调整的概念和必要性,介绍实现列车运行自动调整的基本思路:时刻表调整和行车间隔调整。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目前存在的列车运行自动调整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为列车运行自动调整问题的建模和算法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广东某浅埋偏压小净距高速公路隧道,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研究隧道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工序的安全系数动态变化过程,并对极限状态下关键施工工序的围岩塑性区与隧道围岩位移进行分析,结论为:隧道左洞第一步开挖时,由于中岩柱的出现,其安全系数最小,为最危险施工步,其次为两个洞室临时岩柱上台阶开挖;施工中中岩柱、洞室左拱腰和右拱脚出现大量塑性区,为围岩应力危险区域;中岩柱水平位移在施工过程中呈现出左右往返变化,右侧隧道竖向位移及其上部地表沉降较大,为监控量测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68.
沪杭高铁除嘉兴南站外,其他沿途车站各方向均仅有1条到发线,不可避免会出现在同一股道接发同向列车的情况,列车发到间隔时间较大,阻碍了沪杭高铁运能的提升。通过元胞自动机理论,建立沪杭高铁通过能力仿真系统,以现行运行图停站方案为基础,对同股道列车发到间隔时间为7 min和6 min两种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压缩列车同股道发到间隔时间对沪杭高铁通过能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现行较优的运行方案下,压缩列车发到间隔时间对目前沪杭高铁通过能力的提升幅度有限。  相似文献   
69.
最小发车间隔是确定现代有轨电车开行密度和运输能力的参数。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中低运量的地面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其最小发车间隔的确定与地铁、BRT(快速公交)等其他交通方式均有所差异。通过对道路交叉口、列车停站、列车折返及区间长度等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了现代有轨电车最小合理发车间隔,并对其运输能力与车辆配属进行了探讨,为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0.
对格区间值Fuzzy集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分别给出了[λ1,λ2]、(λ1,λ2]、[λ1,λ2)、(λ1,λ2)上的下截集、上截集、下重截集和上重截集的新的定义及一种新的闭区间与格区间值Fuzzy集的运算,并给出了与此相应的四条重要的分解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