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7篇
  免费   286篇
公路运输   972篇
综合类   707篇
水路运输   717篇
铁路运输   719篇
综合运输   5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互通立交匝道端部纵断面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匝道纵断面设计是互通立交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位于匝道起终点端部处的设计高程及设计坡度的计算更是其中一大难点.笔者根据多年设计经验,结合现有规范,对这一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83.
大型小水线面双体船纵向运动稳定性及纵向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优华 《船舶》2011,22(3):1-7
以大型小水线面双体船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在静水中的纵向运动稳定性以及根据STF方法结合粘性修正方法预报其在波浪上的纵摇、垂荡运动等。首先根据ROUTH稳定性准则从定性角度观察其稳定性,然后从定量角度进行分析,给出其稳定性运动品质评价指标,并与配置稳定鳍后进行对比。最后给出配置稳定鳍后小水线面双体船的纵向运动预报。  相似文献   
84.
张鼎  时永鹏  陈忱  黄维 《船舶工程》2017,39(6):33-36
本文以固定装载型式导轨和混合装载型式导轨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集装箱装载工况对导轨强度、刚度的影响,同时在相同集装箱装载工况下,对不同导轨的强度、刚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可为集装箱导轨的设计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5.
205国道丰南-古冶段旧路部分路段在唐山市区穿过,造成严重的交通干扰,事故频繁发生.为彻底改善205国道的交通状况,将205国道改线到中心城区外围,旧路作为城市道路使用,既保证了城市交通发展又为过境车辆提供快速、便捷通道.  相似文献   
86.
应用拓扑优化理论,采用简化的假定条件,基于应变能最小即刚度最大原理,对路桥过渡段路基加固体的结构布置形式进行了优化。通过分析荷载模式、填高、加固长度和面积等因素对最优拓扑图形的影响,得出了路桥过渡段路基加固体的最优布置方式。拓扑优化结果表明:路桥过渡段路基加固的不同区域对结构刚度的贡献排序为,固定端附近区域-中间偏上区域-中间偏下区域-路基顶面远端区域;上长下短的倒梯形布置形式的结构刚度最大,其抵抗地基沉降变形的能力最强,表明目前桥头常用的倒梯形布置形式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路基加固体底面布置长度应不小于2 m,由下向上斜率应缓于1∶1。  相似文献   
87.
运用大质量法,建立并推导了长大跨度桥梁考虑行波效应的分析模型及解析方程。以内蒙古小沙湾黄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选取墩身刚度、地震波视波波速、地震波激励方向等主要参数,建立动力计算模型,对该桥上述各种参数工况下地震时程反应作了参数对比分析研究。利用分析结果,探讨了同类桥梁在各种参数变化情况下墩顶位移和墩底内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8.
张健 《公路》2007,(11):217-220
黄果树隧道是上瑞高速公路镇宁~胜境关段的一座公路隧道,出口右洞YK18 067~ 092的煤系地段处于F 12断层破碎带内,围岩为炭质泥页岩,呈软流塑状,属Ⅰ类围岩。该段施工后,初期支护发生严重变形,钢支撑被压弯,下沉量严重侵入建筑限界。文中介绍了侵入建筑限界部位及继续向前掘进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9.
一种适用于大变形支护的新型可伸长锚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护理论的发展对锚固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与围岩变形相协调,允许围岩可控变形,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支撑能力。基于此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大变形支护的新型可伸长锚杆,该型锚杆在达到初始锚固力后,在保持与围岩协调变形的伸长过程中锚固力可基本保持恒定,达到围岩许用变形形值后,锚固力急速上升。室内与现场试验证实了新型可伸长锚杆协调围岩大变形的优良性能,可在围岩大变形支护中推广应用。可伸长。  相似文献   
90.
在分析道路衔接的构造特性及交通流特性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技术及可接受间隙理论,综合考虑车辆驶离匝道后汇入地面道路、完成交织运行、顺利进入交叉口的运行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下匝道衔接道路的通行能力模型.结合实际调查数据,通过与Vissim仿真值进行比较,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