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2篇
  免费   234篇
公路运输   916篇
综合类   567篇
水路运输   554篇
铁路运输   873篇
综合运输   1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西堠门大桥基准索股架设监控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西堠门大桥基准索股的施工监控中,采用参数公式法来表达基准索股线形与相关参数的关系,以方便施工控制应用;阐述了公式中各参数的监控方法及应用;分析了基往索股的调整结果与稳定观测结果。实践表明监控工作富有成效、监控方法正确、监控参数取值合理;基准索股达到了调整及稳定观测的要求。本方法可供其它悬索桥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史迪威旧居环境边坡的工程实际,为了有效的控制高边坡变形和准确的指导施工,进行边坡的变形和应力监测。通过大量的边坡监测资料,并且结合变形、地址、开挖等因素,分析了边坡变形特征及锚杆的锚固效果。监测数据表明,边坡锚固效果良好,边坡的变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通过此边坡的施工监测,阐明信息化施工可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正确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993.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目前存在的杂散电流监测系统进行了分析讨论.给出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的杂散电流测试系统.系统可以实现对杂散电流的自动监测和连续监测.对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世纪大道段的管地电位进行了测试.该段的燃气管道存在较为严重的杂散电流腐蚀,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监控系统网络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中,车站设备监控系统必须解决不同线路、不同系统的"互连互通"问题。提出了车站设备监控系统网络化架构的总体思路;分析了系统集成平台建设中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以嵌入式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化的车站设备监控系统三层体系结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5.
主动式钩连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能护滩结构,在长江深水航道一期工程中进行了首次应用。通过动床、清水冲刷试验,对主动式钩连体的防冲促淤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工程实施前后的观测数据。试验和观测结果表明,该结构守护范围内泥沙淤积明显,并对其周边有一定的掩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以振华重工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运维监控需求为出发点,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了一个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智能、灵活、高效、协同的运维监控网络平台。该平台能够提供设备远程故障诊断、设备健康报告,设备故障预警等服务,同时,为设备制造企业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延伸产品价值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97.
传统监测技术方法难以用于护滩堤工程这类水下建筑物软土地基分层沉降监测。针对鳗鱼沙护滩堤水下软土地基分层沉降的安全监测问题,提出新型测量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可避免干扰施工、保护仪器良好工作并获得地基土体压缩量。通过现场仪器安装埋设、原型监测试验及监测成果分析,得到施工加载期和结束运行期水下软基分层沉降及土体压缩过程规律。结果表明水下软基保持安全稳定,验证了水下软基分层沉降新型监测仪器设备及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8.
为保障海上船舶运输数据的有效采集和监控,需要对海上船舶运输数据环境监控系统进行设计。采用当前算法进行监控时,存在监测范围小、成本高、功耗高、实时性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低功耗适用于海洋运输环境的物联网动态监控的节点设计方案。该方案先定义基于物联网的海上船舶运输环境数据监控系统模型,将此系统模型分为无线传感网络、汇聚节点和监控中心,在此基础上对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以及监控中心的硬件均进行设计,并给出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组网过程,设计出基于物联网的海上船舶运输环境数据监控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海洋环境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和动态监控,具有低成本、功耗低和丢包率低等方面的优点,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9.
Recent studies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ransit service are generating a good amount of renewed interest in an old idea, the passenger's perspective; this new interest stems from recognizing that transit service quality should be characterised, measured, and managed by parameters capturing both passenger and transit operator perspectives. However, although the selected parameters are user‐oriented in their input, the output may not be as user‐oriented as considered, and the number or the percentage of passengers is often neglected. As a result, the findings are often misleading because the perspectives of transit operators dominate. Therefore,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must rethink their strategies of quality analysis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by stressing more on the role of passengers. These challenges are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with a practical, simple, and holistic framework, for Transit Quality (TRANSQUAL). This framework provides for the involvement of all stakeholders in the characterisation,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stages of quality monitoring, which is jointly analyzed at different planning levels.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stage, the framework supports the selection of parameters to be monitored. The measurement stage sets and measures four quality areas in terms of percentage of passengers who expect a predefined level of service, for whom the service is designed, who receive the planned service, and who perceive the service as delivered. The management stage comput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percentages, points out criticalities, and recommends corrective actions. These stages are investigated in‐depth, integrated, and discussed in a real‐life case study.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00.
深圳湾公路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深圳湾公路大桥结构健康监测及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成果。围绕深圳湾公路大桥的桥型结构、桥址处环境气象条件的特点及管养需求,系统地阐述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预警系统的系统构成、系统目标、传感器布设、以及安全评价方法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