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2篇
  免费   114篇
公路运输   703篇
综合类   509篇
水路运输   128篇
铁路运输   185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阐述了黄土的分布与性质,对黄土路堤沉降的机理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比较了基于实测资料预测黄土路堤工后沉降值的实用模型,包括指数模型,幂函数模型,双曲线模型.以指数模型为例,根据已建成某大坝实测数据,确定了预测模型的参数.  相似文献   
102.
黄河南海堤防潮工程地处黄河三角洲,因地势平坦,缺乏石料来源,不宜采用抛石护岸及孔隙率较大的护面块体。选择混凝土平板与天龙板作为护面块体,采用水工物理模型试验进行比较研究,验证了防潮堤在不同工况的临界破碎波高作用下的护面块体稳定性。研究发现,天龙板重量较轻,消浪效果较好,整体性强,适合作为黄河南海堤防潮工程的护面块体.  相似文献   
103.
主要分析了兰新铁路冻害机理,阐述了铁路冻害主要影响因素是土质、水分和温度.考虑温度变化对水分迁移机理的作用,通过Geostudio软件建立温度场和水分场耦合模型,对兰新铁路路基进行水热耦合模拟和数值分析,得出一个冻融循环周期内冻土路基温度场和水分场的分布解.通过计算与实测数据可以得出在温度梯度条件下,水分发生了重分布现象,且是造成路基冻害的主要原因.同时结合兰新铁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阻止水分迁移是解决路基冻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4.
桥梁中预应力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整体支架浇筑法、分段悬臂拼装法、悬臂浇筑法等。其中变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梁的施工主要采用悬拼或悬浇两种施工方法,其施工技术相对于等截面梁较为复杂。本文通过实践具体论述变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梁的悬臂浇筑施工法,并对工程施工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5.
引入含水率,建立了非饱和土的强度和应力-含水率-应变关系;在考虑土工格栅与填土间的相互作用、膨胀土吸水膨胀、软化特性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工格栅加筋路堤稳定性的数值计算新方法,算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在加筋膨胀土路堤的稳定性计算中引入工程中易于确定的含水率,避开了复杂的非饱和土理论体系,通过相关参数随含水率的变...  相似文献   
106.
吴穷 《交通标准化》2011,(13):124-126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具有抗震能力强、伸缩缝小、结构刚度大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却容易出现不同性质的裂缝,对大跨度连续梁桥各项指标的计算和测量方式进行分析,对解决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对滑坡整治提出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治理方案,数值模拟计算了滑坡加固,在分析加固效果和抗滑结构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对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提出结构优化建议,优化研究的结果可为抗滑综合优化研究提供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08.
大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在服役期内发生腹板斜裂缝病害,引发了研究人员对于混凝土疲劳应力问题的探讨.结合中国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英国BSEN1992—1—1混凝土设计细则、欧洲CEB—FIPMC1990规范和美国AASHTO2004规范关于混凝土疲劳应力验算的规定,对混凝土疲劳应力验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以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例,对各规范中混凝土疲劳验算的具体过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验证了规范的合理性以及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规范的疲劳应力限值较国外规范偏高.在对构件进行疲劳设计时,推荐采用CEB—FIP规范提供的验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扩大纤维织物网增强水泥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TRM)在钢筋混凝土梁加固上的应用范围,深入研究预应力TRM的力学机理,探索纤维预应力的合理取值范围,提高加固设计计算精度。基于预应力TRM加固混凝土梁模型试验与非线性损伤数值试验交互验证,对比分析了原结构和加固结构承载全过程力学机理,在参数影响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析模型,提出了计算方法,得到以下结论:预应力TRM可以有效改善被加固梁截面的受力状态,提高纤维材料强度的利用率;随着纤维预应力的增大,被加固梁承载力存在一个极值点,此极值点对应的纤维预应力即为最优预应力。最优预应力率并非定值,它随纤维加固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初始荷载对其影响可以忽略。以受拉钢筋屈服、受压混凝土压溃、TRM达到设计强度,即3种材料强度均得到发挥,为最优破坏模式,给出的预应力TRM加固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参数优化后的简化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精确性验证,可直接应用于设计计算。研究揭示了TRM加固混凝土梁最优预应力的力学机理,提出了可直接应用预应力TRM加固混凝土梁的计算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0.
提出一种新型的采用预应力钢板箍(PSJ)和碳纤维布(CFRP)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RC)墩柱加固方法(简称PSJ-CFRP)。为验证该新型加固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8个足尺圆形墩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参数包括不同加固方法(PSJ、CFRP和PSJ-CFRP)、钢板箍预应力水平、PSJ与CFRP加固配箍特征值等,比较分析采用不同加固方式加固试件的加固效果、破坏形态和承载力等,研究了PSJ-CFRP复合加固RC墩柱的受压机理,钢板箍预应力度、PSJ与CFRP加固配箍特征值等关键参数对试件轴压性能的影响和规律。试验结果验证了PSJ-CFRP复合加固技术的有效性,CFRP与钢板箍协同工作、优势互补,既提高了试件的承载能力,又改善了试件的变形性能,加固试件呈现延性破坏特征。采用CFRP加固的试件,试件的承载能力得到提高,但变形能力降低,呈现脆性的破坏特征。在相同加固配箍特征值下,减小加固箍板净间距能取得更好的加固效果。在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PSJ-CFRP复合加固RC墩柱轴向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能较好地预测加固墩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