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30篇
公路运输   107篇
综合类   86篇
水路运输   21篇
铁路运输   58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3 毫秒
21.
为研究TBM掘进隧道复杂地质的演化过程及破坏特征,研制了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的微型TBM模型试验系统,主要由微型掘进装置、多功能岩箱、微型掘进机工位平移装置、四联液压系统以及微型掘进机掘进控制系统组成。该系统可实现推进速度0~50 mm/min可调、刀盘转速0~10 r/min可调、刀盘最大转矩可达1 000 N·m、刀盘最大安全掘进距离可达1 100 mm; 可以进行半断面可视化掘进和全断面高地应力模拟掘进,并提前了解TBM掘进复杂地质时隧道应力的变化规律,为现场高地应力大埋深复杂地质下TBM掘进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2.
公路选线要受自然条件、技术标准、国家政策、社会环境、道路美学、民族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其中自然条件主要表现为地形、地质等.公路选线时应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查明特殊地区和不良地质地段的分布范围、类型、规模及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灵活运用选线原则和掌握选线要点.  相似文献   
23.
以国道210线树林召-东胜段公路改建工程为研究对象,经过现场地质调查,从地形地貌、区域构造、地层特点及路基填料适应性等方面对其进行宏观地质评价。本研究对附近地质背景相近的公路建设项目评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
长大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渝怀铁路金洞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技术的实施,着重介绍长大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技术应用研究的目的、思路、方法、手段、工作原理、实施步骤与判别方法、主要预测预报成果及体会。  相似文献   
25.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用钻机结构性能几十年未变,已远远不能适应目前钻掘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市场要求,通过对国内外钻机生产现状的分析,探讨铁路钻探设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6.
浙江苍岭隧道左线凝灰岩突水现象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对发生在浙江苍岭隧道施工中发生在凝灰岩中的突水事故的成因、特点和主要控制因素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预测和防治。研究方法:根据发生突水事故的浙江苍岭隧道的现场地质观测资料,具体分析其形成的规模、位置、诱发因素以及地质条件,从地质工程的角度,对突水发生地段隧道的岩石组成、地质构造、现代构造应力场以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质特征进行探讨,进而发现其规律和防治预测的特点。研究结果:苍岭隧道施工中发生的突水事故受到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活动特点的强烈控制,虽然凝灰岩本身不溶于水,但在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的构造,为地下水的运移和赋存提供了通道和场所,是造成突水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借助TSP-203^+地质超前预报预报系统,建立了苍岭隧道突水灾害的超前预报识别标志,提出了“先疏导排水、后注浆封闭”的突水防治措施。研究结论:对于隧道出现的土水灾害,首先要进行其工程地质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合理的防治是有效防治隧道灾害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27.
张明华 《中南公路工程》2005,30(3):43-47,85
运用遥感及地理信息技术能有效地从图像光谱特征、空间特征、影像纹理、微地貌、景观等诸多方面,对岩石、构造、地形地貌、地质灾害等进行识别与划分,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公路工程地质信息.结合ENVI和ARC/INFO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专题制图,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快速、准确地对公路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8.
岩石掘进机关键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雁军  齐梦学 《隧道建设》2018,38(9):1428-1434
经过5个阶段的发展,TBM在我国的应用正在不断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简要总结我国TBM研究与应用的5个发展阶段和应用前景,分析TBM施工面临的6大挑战: 地质多样化带来更多的地质风险; 应用领域亟待拓展; 设备技术发展赶不上施工需求的变化; 施工进度不均衡; 施工环境越来越严苛; 存在不合理的施工合同。从TBM设计制造及施工应用的9个方面提出展望: 核心部件国产化; 提升各种地质条件下的破岩能力; 提高出渣能力及可靠性; 提升初期支护及超前加固性能; 研发异形断面TBM; 圆形断面TBM开挖隧道的空间合理利用; 大力推动TBM周转使用和再制造TBM应用; 研究极端恶劣地质条件下TBM施工技术; 促进国产配套施工设备研发应用。只有不断深入研究TBM设备与施工的关键技术及前沿技术,有效解决设备设计制造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才能不断提升我国TBM设备与施工技术水平,避免陷入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窘境,促进我国TBM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9.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有机体的一部分,在未来城市建设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分析杭州城市地下空间(地下交通设施、地下综合体、地下市政设施、人防设施)发展的特点。从开发总量与人均水平、空间分布与开发深度、开发功能3个方面介绍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政策及管理方面与功能开发方面。同时介绍未来杭州地下城的发展策略,并展望其发展蓝图。最后分析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过程中亟待思考与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包括:特殊地质及工程技术问题(粉土、粉砂地层,淤泥地层,上软下硬地层等问题;近接施工技术,地下立交技术等)、地下工程防灾问题、景区环境保护问题、地下空间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工程。  相似文献   
30.
杭新景高速公路衢州段处于浙江省西部山区,该地区地质地貌复杂,不良地质类型多样,潜在地质灾害严重。在该高速公路路线设计阶段,贯彻地质选线的理念,进行多方案比选,对不良地质采取避让、处治等措施,不仅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可以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为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安全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