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9篇
  免费   219篇
公路运输   977篇
综合类   673篇
水路运输   737篇
铁路运输   1229篇
综合运输   20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为验证动车组高速运行时牵引变流器的冷却系统能否满足散热需求,设计并构建了牵引系统热容量测试平台,利用该平台对CRH3型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进行了地面测试,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并在武广客运专线进行了CRH3型动车组牵引系统热容量的动态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该牵引变流器的冷却系统能够满足动车组在高速运行时的冷却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82.
文章介绍JD160A型变频异步牵引电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电磁场仿真分析,并对其特性和结构特点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3.
对大功率电力机车的牵引缓冲装置变形吸能元件支撑板的功能、结构、主要工艺难点进行分析,介绍一种新型的加工工艺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其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4.
文章介绍了W203型地铁牵引轨道车的车体结构形式、车体强度载荷工况、有限元静强度分析计算结果和疲劳强度计算结果、车体静强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车体强度满足设计及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5.
文章介绍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现状,重点研究锂离子蓄电池在新型双能源机车上应用的可行性和关键技术方案,明确了新能源机车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新能源货运车辆装配不同动力电池对节能减排的影响,选取某款新能源货运配送车辆为研究对象,利用GaBi软件建立了3种常用动力电池的整车生命周期评价模型,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装配、运行使用、报废回收5个阶段进行节能减排差异分析,并对全球变暖潜值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 等环境影响类型进行归一化处理和量化计算处理。结果表明,分别装配3种电池整车的化石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环境排放以CO2为主;纯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集中在运行使用阶段;综合比较,装配了三元锂电池的整车,其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效果最佳,装配了锰酸锂电池的整车则表现最差。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力度、减少用于电力生产的化石能源消耗、提高回收率等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三相异步牵引电动机的特点,结构,参数的分析,结合异步动机用于机车做为牵引动力的特定工况,提出了在同一转差率下,低频区电动机输出转矩下降,机械特性变软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8.
数字式点火模块自适应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了在常规汽油机上仅利用分电器输出的点火触发信号进行点火提前和点火能量自适应控制的方法;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进行了自适应点火控制模块的软硬件设计,经道路和发动机台架试验证明该点火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使用车辆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89.
王昌衡  陈子金 《公路》2003,(10):47-50
以能量原理为基础,根据欲使现场土体达到规定的压实度,现场土体吸收的压路机的振动压实能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的击实功相等的事实,建立振动压路机~土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解出动力学方程,运用数学方法求出振动压路机的碾压次数。  相似文献   
90.
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来自能源及环保的压力不断增大。分析了电动汽车及代用燃料汽车的前景,并阐述了我国应当加快清洁能源汽车研制的必要性及在该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果,最后展望了我国未来新型能源汽车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