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41篇
综合类   47篇
水路运输   66篇
铁路运输   44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三维航道GIS中大型场景的动态组织与可视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其直观、逼真、实时、动态等特征,目前己成为港口、海岸、航道、运河等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管理与决策的重要手段。文中在对基于该技术实现的天津港三维港区与航道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基于空间网格索引技术、Delaunay三角网技术与LOD技术的港口地面景观与地形模型的动态组织与管理,以及基于多线程技术和OpenGL的显示列表技术的子场景块与专题信息的实时读取与渲染,并对动态海洋、全景天空、水下地形仿真与漫游、交互操作与信息查询等作了深入探讨。实践表明,文中所开发的三维可视化系统中大数据量、复杂的场景对绘制的速度影响并不大,场景逼真度高,能进行实时操作与漫游,可以满足航道与港口三维可视化、空间分析与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92.
基于RS和GIS技术对一期工程治理前后的长江口深水航道进行可视化研究,从空间三维角度反映了深水航道特征。采用RS技术对ETM+影像进行高通滤波增强处理;采用GIS技术将一期工程治理前后地形图资料数字化,并建立数字地形模型,从横剖面、纵剖面、空间平面等不同角度研究航道的特点。结果表明:经过增强处理的遥感影像上能清晰辨认导堤、丁坝和周围出露水面的沙体,揭示出它们的空间边缘特征;航道中段水深明显增深;航道向导堤方向水深线变密集,水底地形坡度变大,近似“U”字形“河道”;航道底部较平坦,纵向深度逐渐变化,最深处为-12.2m左右,最浅处也在-8.5m以下。  相似文献   
9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装备保障数字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引入军事地理信息系统(MGIS),可把舰船器材保障的各个组成单元与地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保障资源的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并分析了该系统的功能,包括双向查询,可视化和辅助决策等,并对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系统的实现方式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相似文献   
94.
陈荣  张鹰 《水运工程》2007,(3):8-11,30
总结了槽蓄量计算中的常用的断面法、水沙平衡法和地形图量算法的原理和不足,利用1973—2002年的水下地形图为基础资料创建DEM,进行了精度分析;计算河道槽蓄量的大小;对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叠合分析,得到河道槽蓄量大小的变化及水下地形变化的可视化。结果表明:1)利用海图资料建立的DEM精度较高,其中1982年的中误差仅为0.78m。2)在1973—2002年间北港河段槽蓄量整体增大,即呈现冲刷之势,泥沙冲刷量为1.6×108 m3。在整个研究时段内,1982-1987年间槽蓄量变小,河道发生淤积。3)北港河床航道稳定性较差,河床逐渐演变。水流作用切滩下泄使大量泥沙迁移堆积;洪水造床作用在河口河槽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转体桥施工中稳定性可视化计算系统是针对轻型化转体桥在施工过程中,拱肋稳定性分析的计算软件。根据能量法理论计算基础,编写可视化计算系统程序,将复杂的工程问题简化,并在施工中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96.
运用组件式GIS技术,在自主研发虚拟森林环境平台VisForest基础上集成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模型,实现土壤侵蚀评价系统设计,并以福建省长汀县2010年数据分析证明该系统的可行性。该系统主要包括土壤侵蚀评价与土壤侵蚀结果可视化两个模块。研究表明,基于ArcEngine开发实现的土壤侵蚀评价系统能够简化土壤侵蚀评价步骤,充分发挥三维可视化表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7.
本文针对国内修造船行业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现状和船务公司的特点,分析了起重伤害事故的形式,提出了起重机械作业的可视化安全管理方案。通过对起重机械的可视化管理,有效预防起重事故,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员工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98.
康子非  蒋学炼  邢岩 《水道港口》2020,41(2):239-243
在水运工程水动力数值模拟可视化中融入地理实景,能丰富视景信息,达到直观显示的目的。文章以Google地球软件(Google earth)作为虚拟场景的图形平台,对二维水动力数值计算流场进行动画仿真,实现了对数模计算成果的实景可视化。为实现实景可视化,首先要获取Google地球软件的视图窗口句柄,用Windows API通过自编程序对Google地球软件进行控制,然后在特定视角下既有的地理要素中融入实测地形图,依顺序在虚拟场景中分层绘制并显示逐时刻流场矢量图,从而实现流场动画。采用对局部屏幕图像截取方法获得不同时刻流场图像,将不同时刻的图像文件作为关键帧压缩编码生成动态影像文件。以实际人工岛建设工程项目为例,展示了实景动画可视化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99.
王刚 《水运工程》2021,(4):175-179
项目景观可视化是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用于项目投标、交流汇报、方案展示、成果宣传等。移动APP已成为工作生活中最便捷的沟通与交流方式,如将景观可视化与移动APP结合应用于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维中则具有创新意义。以某码头BIM设计项目为例,基于Unreal Engine 4图形引擎,实现安卓设备上的BIM项目模型可视化交互展示。总结一套BIM设计成果可视化的流程和方法,可应用于景观展示、智慧导游、应急演练、设备检修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0.
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位于北京城市核心区,频繁穿越地铁、城市主干道和重要市政管线,周边建(构)筑物密集。存在周边环境复杂、环保要求严格、盾构始发接收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工期紧张、防灾救援难度大等工程难题,设计及施工采用大直径盾构隧道、机械化全预制拼装、泥浆高效环保处理、大直径盾构变形控制及安全保障等技术,实现了盾构隧道施工可视化动态预测、动态监控与动态管理、盾构隧道结构机械化预制拼装,泥浆处理采用绿色快速絮凝压滤,形成了一套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