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58篇
公路运输   306篇
综合类   146篇
水路运输   165篇
铁路运输   125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桂林红黏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真空饱和法、恒温干燥法对重塑土样作干湿循环,研究对渗透系数与干湿循环次数的关系,并结合压汞和电镜扫描分析不同循环次数下孔隙分布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桂林红黏土具有明显的片状结构,经过反复干湿循环,在孔隙水压力的作用下,孔隙孔径由双峰逐渐变为和原状土相似的单峰,中微孔隙都会向0.1~1.0 μm的小孔隙靠近,孔隙孔径分布范围变小,在此过程中,游离土颗粒会被吸引在团聚体周围,使土粒孔隙形态更加平滑,且迂曲度与循环次数呈对数关系逐渐减小。压实重塑土样在经过3次干湿循环后,孔径结构变化基本稳定,渗透系数与同条件下原状土样相同,可替代无法获得符合试验条件的原状土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62.
水压致裂应力测量技术在秦岭公路隧道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应用水压致裂应力测量成果,分析了秦岭三座特长公路隧道的地应力分布特征,提出了相关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63.
为了对循环荷载作用下软粘土的工作性状有更深入的了解,文章通过应力控制的循环三轴试验,研究分析了循环应力比、循环次数、振动频率、超固结比对饱和软粘土的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64.
为确保驳岸的稳定和安全,在洋山深水港工作船码头后方陆域形成填筑过程中,对埋设在填筑区和驳岸位置的沉降标、孔隙水压力、PVC测斜管等进行了跟踪监控和驳岸稳定计算。  相似文献   
65.
通过埋设在砂肋软体排上的原形观测仪器,对防浪围堤抛石施工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尽管抛石初期地表沉降速率很大,但综合测斜、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观测结果分析,地基依然保持稳定。采用袋装砂和塑料排水板的软基处理方法完全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66.
有水地层深孔爆破的排水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做不好将严重影响爆破效果.如果能参照水压爆破的原理进行爆破设计,则可免除炮孔排水之苦,还可利用水介质的特性达到改善爆破效果、降低炸药用量和控制爆破危害的目的.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这种爆破技术的实用情况.  相似文献   
67.
圆梁山隧道溶洞地段抗水压衬砌结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圆梁山隧道溶洞地段4.5 MPa抗水压衬砌所承受的水压力及其结构应力进行现场试验,分析隧道衬砌使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高水压作用下的受力特征。衬砌壁后水压力大小是引起衬砌结构应力发展变化的显著因素,衬砌壁后水压力的分布及其变化与地表降雨补给量和泄水洞排水状况密切关联。当衬砌壁后水压力上升时,钢筋应力比混凝土应力的增长速率大,衬砌结构内缘应力比其外缘应力的增长速率大,且在衬砌壁后水压力增量较大时,结构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增长速率相对较小。这表明随壁后水压力的增大,抗水压衬砌结构内型钢发挥的承载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68.
基坑支护结构上实测的内力常常远比用经典土力学理论计算的数值小。在计算方法和水土相互作用机理方面对于水土“分算”和“合算”这一有争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该文探讨了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及其对工程特性的影响,基于微观层面分析了土中水的存在类型及特征,研究了水土共同作用韵微观机理,给出了粘性土能否传递孔隙水压力的判别公式,指出这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69.
应用混合桩理论解释了钻孔灌注桩的极限摩阻力试验值与勘察值之间的差值,总结了极限荷载作用下桩的临界破坏面在桩周土中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孔隙比是影响钻孔灌注桩表面粗糙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0.
对吴子高速公路一段饱和黄土地基高路堤进行了长期地表水平位移和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论述其稳定验算和稳定观测的全过程,分析了高路堤填筑过程地表和深层水平位移的规律性,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