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83篇
综合类   54篇
水路运输   53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石灰粉煤灰类基层延迟碾压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外试验证实石灰粉煤灰类基层材料具有显著的施工碾压可延迟特性,延迟后的二灰材料在强度、密度和含水量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理论分析认为这种特性的形成在于粉煤灰的结构相对稳定与石灰反应的程度初期缓慢所致。  相似文献   
42.
城区地下道路是城市道路发展的未来,社会成本分析对其建设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从交通延迟、接入限制与污染等角度分析了城区地下道路社会成本。分析中将各影响因素采用等价货币价值进行衡量,并对各项影响因素建立了评价方程。同时建议采用暗挖技术,优化施工组织,提高工程技术,与地铁系统统筹设计等手段来降低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43.
汽车高强度零部件的种类很多,其中有一类零件承受着组织转变或装配工艺带来的持续恒定的应力,在特定的组织和应力的作用下具有延迟开裂的倾向,同时也具有对氢的敏感性。这种延迟开裂的首要或是必要的条件是对马氏体及其不充分回火组织的敏感性,本文从其组织晶粒的不稳定性、各向异性、晶界的滑移条件等方面讨论了高强度零部件延迟开裂的机制和滑移模型,对这类延迟开裂的理解及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铌微合金化的热成形钢及其构件的性能,论述了钢材弯曲吸能性能与汽车被动安全的关系,并引入能够满足汽车碰撞综合要求的新的热成形钢的合金成分设计,新成分设计的关键是用Nb微合金化技术细化热成形钢的马氏体组织,或者Nb微合金化的同时去除传统热成形钢中的B元素和Ti元素。结果表明,采用新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热成形钢及其构件的弯曲角和冲及吸能值,并可以有效避免氢致延迟断裂。  相似文献   
45.
论文介绍了最小二乘法评价潜艇自航模水声定位系统中延时的过程,结合一元线性函数回归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对所得线性函数的参量以及系统延时计算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混沌控制理论的时滞反馈控制算法及在该算法基础上改进的峰峰值自适应延迟反馈控制算法,得出以上算法在测量受到噪音干扰情况下,信号的峰值很难准确确定,而且控制稳定后,所得到的周期轨道不能很好重叠等不足,本文提出一种修正的峰峰值自适应延迟反馈算法,该算法通过事先给定延迟时间的变化阈值,来消除在自适应调节延迟时间过程中因测量误差带来的延迟时间的小幅波动,使轨道达到稳定的时间减小.最后使用该方法对自治Rossler系统进行控制,并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47.
针对经常发生的薄小弹性零部件的延迟开裂失效分析问题进行了讨论,明确了致裂的影响因素。在有针对性的检验分析过程中,提出了产品图纸的标注和检验方法的不合理性等问题,制定了相关的企业标准并将其应用,使该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48.
石灰、粉煤灰类基层材料具有显著的施工可延迟性。文章就该特性分别从室内外进行研究,并从机理上进行分析,认为由于粉煤灰自身结构上的高聚合状态,及其与石灰之间的反应滞后性特点,使二灰材料推迟碾压成型3—7d左右的时间并不会影响基层结构强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49.
IP网络下实时语音应用中的缓冲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IP网络下实时语音应用在QoS上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有效的QoS控制机制,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改善语音质量的策略和算法.  相似文献   
50.
简要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防护距离计算原理,计算分析了车辆制动延迟时间参数优化前后的列车ATP系统最小防护距离.经对实际项目计算,当车辆制动延时减少30%时,列车的ATP系统最小防护距离缩短24.7%,单条停车线长度实际可减少6 m.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缩短车辆制动延时,可有效减少列车的ATP系统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