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32篇
铁路运输   101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61.
以上海轨道交通中山公园换乘站为例,通过分析该高架-地下站的空间特点和换乘客流量特点,总结出制约换乘效率和出行体验的主要因素有竖向交通不足、地下换乘通道容量不足及缺乏无障碍设施等。提出了对该换乘站系统性的优化策略,其中包括强化竖向交通能力、优化路线适当分流,以及提升空间整体体验等。  相似文献   
62.
地铁安全运行是政府和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公共安全问题。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2011年第二季度专家恳谈会的主题就是"上海轨道交通安全运行与健康发展",具体有四个议题:一是面对高峰时段高客流,如何确保列车安全运行和站厅、站台、通道安全;所建立的预警机制及应急方案,如何确保有效实施。二是在上海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中,如盾构快速推进等,如何确保工程质量第一,不留安全隐患;如何通过修复技术,确保安全运行。三是上海轨道交通换乘站通过与香港等城市的比较,模式、布局、规模等如何合理抉择和控制。四是地铁车站上盖开发。与会专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现将他们的建言刊登如下,亦希望读者就上述议题来稿,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共同促进上海轨道交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3.
上海13号线世博段将成为唯一穿越世博会场馆并为世博会专用的轨道交通线路,承担世博会30%的人流集散。13号线世博段有1座地下3层换乘站和2座地下2层换乘站,2010年2月28日将如期完成全部建设任务。该段建成运营后,乘客凭世博参观券免费从马当路站上车,到世博园站下车。  相似文献   
64.
连续同站台换乘方式能有效节省换乘时间、提高通行效率,是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设计的先进理念。以武汉轨道交通2、4号线换乘站洪山广场站和中南路站为例,分析了连续同站台换乘方式的优点和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乘客的宣传和引导、加强对换乘站客流情况的长期监测和实时监控、优化列车运行图、优化换乘站站内客流导向标志设计等应对措施,以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65.
2006年北京公交集团将16处现有公交场站和首末站改造成为新型的开放式公交换乘站,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好评.2007年,还将有几十处规模不同的公交换乘站进行改造.新的换乘站将成为北京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66.
一峰 《交通与运输》2011,27(5):32-32
轨道交通的优势是快速和准时。当网络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它的优势还有覆盖面广,去哪里都方便;当换乘更方便的时候,乘客量就越来越多;当客流越来越大的时候,地区的土地开发也受益了,经济也繁荣了;当站点开发的效益展现后,大家会考虑是两线换乘综合效益好,还是多条线路换乘更好?国外不少大城市的轨道网络中都有多线换乘的站点,如东京、纽约、伦敦、巴黎等。  相似文献   
67.
轨道交通环线站点环内吸引区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是城市建设中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之一,而轨道交通环线在体现其方便快捷的特点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吸引了众多的客流。本文从轨道交通站点吸引区域一般模型出发,研究环线上的基本站点和换乘点的各自吸引区域,给出了吸引区域的数学模型(数学方程),计算出各自的环内吸引区域面积,这对于合理规划环线路网,合理确定站点位置,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是城市建设中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之一,而轨道交通环线在体现其方便快捷的特点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吸引了众多的客流.本文从轨道交通站点吸引区域一般模型出发,研究环线上的基本站点和换乘点的各自吸引区域,给出了吸引区域的数学模型(数学方程),计算出各自的环内吸引区域面积,这对于合理规划环线路网,合理确定站点位置,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
从城市轨道交通网的角度出发,以沈阳地铁1号线和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为依托,研究了线路间监控系统的关系,提出了线路间中央到中央的接口方案及换乘站设置一套车站级监控系统的思路,以简化线路间的接口方案及换乘站监控系统的设置.研究轨道交通监控系统要站在路网的层面考虑问题,监控系统应适应路网运行模式.供轨道交通项目的设计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70.
陈豪 《交通与运输》2013,29(5):53-55
上海轨道交通经过20年的发展无论是线网规模、客运量还是运营体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上海共有轨道交通线路11条(不含磁悬浮),轨道交通站点287座,换乘站点33座,其中3线换乘7座、4线换乘1座,运营里程达434公里。一、上海轨道交通客流特征浅析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客流分析发现,轨道交通线路客流受多种因素影响。它不仅与社会经济宏观因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