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81篇
  免费   1349篇
公路运输   8405篇
综合类   4842篇
水路运输   6299篇
铁路运输   3775篇
综合运输   709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1027篇
  2022年   926篇
  2021年   1089篇
  2020年   955篇
  2019年   1020篇
  2018年   411篇
  2017年   597篇
  2016年   613篇
  2015年   870篇
  2014年   1210篇
  2013年   1228篇
  2012年   1359篇
  2011年   1424篇
  2010年   1372篇
  2009年   1342篇
  2008年   1362篇
  2007年   1188篇
  2006年   905篇
  2005年   798篇
  2004年   637篇
  2003年   591篇
  2002年   460篇
  2001年   438篇
  2000年   327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Cu中空位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innis-Sinclair类型的多体势模型,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纯Cu中的单,双空位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计算出单空位的形成能和迁移激活能分别为1.210eV和0.9788eV,双空位的结构能和迁移激活能分别为0.1624eV和0.8214eV,并详细分析了定位近邻原子的位移场。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2.
采用ANSYS程序,对6105低排热发动机陶恣气缸盖底板的不曙度场和应场进行了计算,通过比较分析计算结果,对原陶瓷气缸盖底板设计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03.
黄远春 《汽车科技》1994,(4):49-51,61
着重介绍使用计算机对钢板弹簧下料的分配方案进行优化处理的方法及原理,以改变传统的由人工估计的分配方法,从而使材料得到充分利用,生产效苴得以提高1.5%,同时,对所使用的策略进行计算机模拟生产,达到预期效果,可年节约钢材1000吨。  相似文献   
104.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了高强匹配异种的接头在弹性-蠕变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场,结果表明,接头的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在焊缝界面上,应力和应变分别呈不连续和不协调分布特性,并随着拦头各区蠕变强度差别的增大,其分布梯度增大,峰值应力/应变提高,因此,蠕变强度梯度大的高强焊缝和低强母材的界面是接头的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105.
软土地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粘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土的粘滞性,采用粘弹塑性构模型,较系统地介绍利用有限元处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力加固基的数值方法,通过对一工程实例的数值计算,分析固结和流变的结合作用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并对工后沉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软基变计算中考虑土体流变是必要的和重要的,它可对加固效果进行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6.
给出了求解一类最大值最小化问题的线性规划方法,并讨论了所给算法的实用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所给的算法是一个有效的算法。  相似文献   
107.
采用分布交互仿真原理设计的信息融合性能测试系统 ,能够提供实时合理的多传感器态势观测数据。通过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处理环境的分析 ,给出了仿真测试系统的总体结构 ,对各模块的功能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8.
应用复合梁单元实现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极限承载力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固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建立适于考虑上述诸多因素的复合梁单元,阐述了基于该单元的钢管混疑土拱桥极限承载力分析程序的实现方法,并通过与一个哑铃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式拱肋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9.
110.
指出装配式公路钢桥设计中所采用的简化计算方法的不足,使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受力情况和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并与简化计算方法作了对比,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