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2篇
  免费   38篇
公路运输   509篇
综合类   215篇
水路运输   672篇
铁路运输   186篇
综合运输   130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将成品油管流摩阻因数计算公式分为适用于设计计算和适用于工况分析两类,提出立足于应用计算机,在整个紊流区用科尔布鲁克混合摩擦管公式计算的思想,并用它构建单油品输送和多油品顺序输送新型压能平衡方程,以提高计算精度和避免分区计算。  相似文献   
62.
小波变换在管道泄漏点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当管道发生泄漏时,泄漏诱发的负压波传播到管道上下游监测点时会使该点压力信号幅值产生瞬态下降,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检测压力信号的突变点,从而计算出管道泄漏诱发的负压波传播到上下游监测点的时间差。在MATLAB6.1软件环境下,以某次实验数据为例进行管道泄漏点定位研究。在计算过程中小波基函数选取为Haar小波,尺度水平为6,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计算出管道泄漏点处诱发的负压波传播到管道上游监测点的时间差,从而为准确定位泄漏点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本文通过对国内首台自行开发设计的Φ600mm中心螺旋式小口径顶管机的技术研究工程应用,探讨了小口径顶管机在设计开发及应用中的一些难点及相应的对策措施,为今后小口径管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同时亦指出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分析了蒸汽直埋管道中安装的波纹膨胀节所受扭长的产生原因,介绍了一种抗扭矩的波纹膨胀节结构。  相似文献   
65.
参考国外营道三层聚烯烃涂层结构设计的优点,结合大庆的油田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新的复合型外防腐结构,并进行了材料筛选和结构优化,最终确定了胶带防护民型氧粉末外防腐复结构。  相似文献   
66.
对成品油顺序输送中的混油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计算混油长度的公式。通过计算及理论分析,提出了确定最佳掺混方案的原则。  相似文献   
67.
68.
应用水平定向钻安装管道时回拖拉力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应用水平定向钻机安装地下管道回拖过程中的受力特征,分析了计算回拖拉力时参数的选择以及公式应用的特点,并将预测数据与实验数据作了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了回拖拉力与孔道直径成反比.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后张法预应力梁管道施工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最先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它们分别是压浆材料工作性能试验、原材料的制备与选取、压浆材料强度试验,将后张法预应力梁管道压浆材料的制备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及阐明,在此之后,以三岔河大桥工程实践应用案例,阐述了后张发法预应力梁管道压浆技术在工程中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为了研究内压作用下管道裂纹应力场分布规律,以含有表面裂纹的X80管道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形状、不同方向、不同内压、不同尺寸的含裂纹管道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裂纹尖端处应力远大于裂纹中心应力。裂纹形状对应力影响作用较小,随着裂纹方向与管道轴向夹角增大,裂纹尖端应力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管道内压、裂纹深度、裂纹长度的增大,裂纹尖端处应力随之线性增大。其中,裂纹长度对裂纹尖端应力的影响小于管道内压和裂纹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