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4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137篇
水路运输   2471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叶兴 《中国港口》2006,(1):35-35
一、洋山深水港一期码头顺利开港。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港口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2005年12月10日,举世瞩目的洋山深水港区一期码头正式顺利开港营运。开港首月即已开通了65班欧洲航线,世界各大班轮联盟公司争相投入运力。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目前靠泊洋山港区的船型载箱量基本是6500~8500 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42.
43.
在许多船公司的眼里,中日航线既不是跨洋干线,也算不上班轮业的“生命线”。但谁都知晓,其竞争的“残酷”与白热化却一点也不逊色于亚欧航线或亚美航线。2002年,曹致俊走马上任中日国际轮渡公司总经理,时值全球航运市场低谷,中日航线市场运力过剩引发市场逆转,从杀价竞争、经营亏损到外资班轮公司纷纷退出,航线市场全面下滑的危机已经毕现。考验和挑战摆到了甫任不久的曹致俊面前:作为仅有一艘船的单船公司,虽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辟了第一条中日客货班轮航线,但历经十数年的起落回合,中日航线市场已从昔日营运的4~5家船公司增加到14~15家。与其它船公司相比,中日国际轮渡在实力规模上已处弱势,在“兵刃相见”、全然白热化的竞争中,一些船公司开出了与新鉴真轮同日开航、同一挂港、同日抵港的“三同”班轮,由此向中日国际轮渡公司公开叫板。  相似文献   
44.
《海运情报》2007,(11):21-21
德国胜利航运从11月10日起在远东,中东航线开展新的集装箱运输“FMS”,从釜山到阿里山的运输时间为18天,从阿里山到上海为19天。[第一段]  相似文献   
45.
亚洲区域内航线集装箱运输量位居第一的中国台湾地区航运巨人万海航运公司,今年2月24日迎来了创立40周年。1965年从木材运输起家的该公司.自1976年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以来迅速发展。如今由本公司营运的集装箱船达到65艘,仅在亚洲区域内就营运21条航线,年集装箱运输量在230万TEU以上。近年该公司更超出亚洲区域内船公司的范围.  相似文献   
46.
《珠江水运》2005,(5):1-1
五一黄金周前夕,广西桂林市为获得2003至2004年度全国交通系统的文明单位漓江文明航线、磨盘山和竹江两个文明客运站及18艘文明客船举行隆重的授牌仪式。漓江旅游客运再次成为珠江乃至全国内河客运的亮点。漓江旅游客运在为桂林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全航线没有企业破产,没有职工下岗,更实现了20年安全航行无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47.
《海运情报》2006,(10):20-20
中远集运上半年运输国内外集装箱2426703TEU,比上年同期增长13%。其中太平洋航线增长11%,为612881TEU,亚洲/欧洲、地中海航线增长12%,为551431TEU,亚洲区域内、大洋洲航线增长15%,为760218TEU,大西洋等其他航线增长9%,为126150TEU。中国国内集装箱增长12%,为376023TEU。  相似文献   
48.
49.
50.
新闻与信息     
《集装箱化》1996,(2):41-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