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77篇
综合类   145篇
水路运输   149篇
铁路运输   68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41.
ANSYS软件对某客车车身进行静态有限元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均匀化方法,以车架总柔度为目标函数,以体积作为约束条件。对几种工况下的车顶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探讨了拓扑优化设计过程中基本模型建立、优化区域选择、优化过程控制及优化结果分析与应用等问题。实现了拓扑优化在汽车结构的初始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42.
针对某自卸车转向节结构早期失效,存在断裂可能性等问题,参照车辆行驶状况和汽车设计手册,详细分析转向节在紧急制动、侧滑(向左侧滑)和越过不平路面3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运用UG软件和ANSYS软件,建立了3工况转向节有限元模型,分析3种工况下的转向节应力应变分布规律。通过寻找最大应力处和最大位移处,找出了转向节在各种工况下易损坏部位,并探讨了其易损坏的具体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该转向节最大应力小于材料许用应力,符合汽车设计手册中的安全条件,为转向节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43.
文章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电动车车身骨架及其载荷进行了适当简化,建立了某电动车车身骨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车身骨架在弯曲、扭转、紧急制动和紧急转弯4种工况,施加相应的边界条件和载荷条件下,进行了静态响应分析,并且计算出车身骨架在自由状态下的前7阶模态特性.指出了车身骨架结构中的薄弱部位,为电动车车身骨架进行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4.
介绍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概率分析功能,提出利用ANSYS概率分析功能对路基沉降进行可靠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实例说明用ANSYS概率分析功能实现路基沉降可靠性分析的可行性,为复杂结构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45.
以海南三亚湾大桥为工程实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大桥进行了动力分析,并进行了现场动载试验,所得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车桥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分析是基本可行的。  相似文献   
546.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温缩型反射裂缝的扩展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半刚性基层在温度应力作用下裂缝扩展机理的分析,以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和有限单元方法为基础、利用ANSYS计算软件,研究了产生反射裂缝的力学机理,分析了各参数对含裂纹路面结构的应力场以及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得出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是导致裂缝向上扩展的根本原因,降低基层材料的弹性模量能抑制或延缓基层裂缝的扩展;当裂缝已经反射到面层后,降低面层材料的弹性模量也可以起到抑制或延缓基层裂缝的扩展;同时,外界环境和路面结构对裂缝的扩展亦有较大的影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地设计沥青面层和基层的厚度,以保证路面结构具有预期设计的抗裂性。为防止或减少反射性裂缝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7.
为了分析采用移动模架法进行逐段现浇的PC(Prestressed Concrete)连续箱梁悬臂端底板出现纵向裂缝的原因,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3种不同计算模型进行比较,确立了一种高效而又精确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通过对箱梁悬臂段空间效应及相关影响参数的研究,分析了底板纵向裂缝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端部预应力纵向分量和门形吊架支反力是导致悬臂端底板横向拉应力过大而出现纵向裂缝的主要因素。简单地采用增加底板宽度、厚度等措施并不能有效降低悬臂端底板横向拉应力,必须从结构、力学及材料3个方面采取综合的裂缝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48.
依托新疆伊犁河大桥,基于其单桩静载自平衡试验结果,通过单桩有限元数值模拟与静载试验反演分析,确定土性参数,对大桥施工阶段群桩承载性状作了现场监测,并用ANSYS对承台群桩基础与土体共同作用进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数值模拟所得群桩中各单桩桩顶和桩底反力与现场监测成果较一致。在用静载试验和现场监测成果验证数值分析的正确性下,用数值分析对群桩在各荷载工况下的单桩反力分布情况、承载变形曲线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群桩基础受力处于合理的范围,几乎无不均匀沉降,基础下不同部位桩的受力随上部荷载的增加而有所调整,但最大与最小轴力差相对变化不大。所得结果可为类似的设计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49.
陈予 《船舶工程》2019,41(4):53-59
通过仿真试验对负荷突降和转速上升2种工况下曲柄销中心和主轴颈中心处的应力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应力图谱进行分析。利用Pro E软件对柴油机运动部件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其进行组装配置。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曲轴的三维模型,对曲轴的模态进行分析,进而形成曲轴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ADAMS平台建立柴油机运动模型,通过施加约束、运动和载荷,最终形成柴油机的虚拟样机试验平台,得到相应工况下的应力图谱,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50.
横张预应力砼技术属新型专利技术,由重庆交通学院周志祥教授在1994年提出,在构造措施上有别于常规后张法,其受力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以一跨度5m的T型试验小梁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中的子模型技术,对两个关键部位(粘结锚固区和插销定位区)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预应力筋锚固长度的选取问题,分析了粘结锚固区和插销定位区砼的应力分布情况,并对局部加强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