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0篇
  免费   110篇
公路运输   568篇
综合类   1501篇
水路运输   740篇
铁路运输   399篇
综合运输   16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文章对VTS中雷达信息与AIS信息的来源、种类与特点进行了比较,论证了两者信息融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同时给出了信息的融合模型与方法,也提出信息融合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The main task for heavy haul railway operators is to reduce the cost of exported minerals and enhance the long-term viability of rail transport operations through increasing productivity by running longer and heavier trains. The common opinion is that this is achievable by means of implementation of high adhesion locomotives with advanced AC traction technologies. Modern AC high adhesion locomotives are very complex mechatronic systems and can be designed with two alternative traction topologies of either bogie or individual axle controls.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odelling approach for these two types of AC traction system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n advanced co-simulation methodology, where an electrical system and a traction algorithm are modelled in Matlab/Simulink, and a mechanical system is modelled in a multibody software package. Although the paper concentrat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ing for these two types of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the choice of reference slip values also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both systems. All these design variations and issues have been simulated for various adhesion conditions at the wheel–rail interface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high traction performance of a locomotive equipped with two three-axle bogies has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3.
基于台架试验数据,利用响应面法建立了某工程机械用柴油机瞬态过程喷油参数与性能的近似高精度模型,基于此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瞬态过程喷油参数分别进行离线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目标优化确定的燃油消耗率(BSFC)、NO_x比排放量和颗粒质量(PM)比排放量的优化极限分别可达180.23g/(kW·h),8.92g/(kW·h)和0.011 8g/(kW·h),相对原机可降低多达4.5%,34.0%和37.3%。双目标优化的Pareto解集表明,相比于同时优化BSFC和NO_x比排放量,BSFC和PM比排放量更容易同时得到优化。采用权重因子适应度函数的三目标优化结果对应的BSFC,NO_x比排放量及PM比排放量分别为184.70g/(kW·h),12.62g/(kW·h)和0.012 2g/(kW·h),较原机分别降低2.1%,6.6%和35.3%。改进优化模型后,性能优化Pareto解集对应的BSFC和PM比排放量水平都非常接近其优化极限,但NO_x比排放量相对其优化极限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74.
在高速公路收费和清分过程中,由于新增的高速公路和收费站点特别是环型路段的增加使得原有的静态算法已经不适宜于现实情况。本文提出了高速公路中基于最短路径和环型路段的动态收费和清分解决方案,并给出了详细的基于环型路段的动态算法。环型路段问题解决后,可以判知车辆实际行车路线,从而大幅提高收费及清分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75.
公交通行能力约束的智能调度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通行能力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高效运行的要素之一。介绍了公交通行能力的计算要素,并针对目前我国城市由于盲目调度造成的公交系统运营效率、服务水平下降的问题,提出将公交通行能力作为约束条件对公交调度进行优化。鉴于公交企业制订调度方案时需兼顾公交服务水平和企业效益,将智能调度的目标确定为候车时间满意度、候车空间满意度、车内舒适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加权平均值最大,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最后讨论了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76.
路面评价体系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而且实现方法不一而足。从统计学角度出发,将投影追踪模型应用到该领域,以投影寻踪模型作为理论方法,通过遗传算法来实现模型求解。实例描述了该方法应用的关键步骤,并指出对于数据量充分、影响因素明确的准真系统,采用投影寻踪模型进行方案决策更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77.
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开行方案对城际铁路的运营组织至关重要,并直接影响着城际铁路运营效益。文中从旅客平均候车时间出发,提出城际旅客出行方便值的概念,基于城际铁路旅客出行方便值最大和运营组织效益最优,建立城际铁路客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并设计该模型相应的算法。对城际铁路的运营管理决策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8.
研究了高峰时段列车运行的衔接协调对换乘站候车客流量的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换乘站各站台候车客流的组成因素,确定出各运行方向的换乘站台内客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然后,以时段内换乘站候车客流量的最大值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模型以站台最大可容纳候车人数为约束条件,以各方向列车在换乘站的到达时刻为调整对象,实现了高峰时段换乘站内聚集客流的优化。最后,针对验证案例,设计了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出了协调较优解,并给出与较劣解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换乘站内的候车客流人数,可为网络化的优化协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集装箱海铁联运港口堆场作业箱型复杂,为了提高港口作业能力和效率,基于进口、出口箱的混合堆存方式,对"船舶-堆场-列车"作业堆场箱位分配问题进行研究."船舶-堆场-列车"作业堆场负责堆存通过船舶、列车及外集卡进出港口的集装箱.本文在待分配箱的作业时间及箱区已知的前提下,以集装箱堆存产生的压箱数最小为目标,建立"船舶-堆场-列车"作业混堆堆场箱位分配模型,根据模型特点设计了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并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和求解算法能够有效减少堆场的压箱数,满足箱型堆存要求,提高港口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80.
针对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双层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可行解的搜索范围,为了克服传统免疫算法在初期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在算法的早期应用特定的变异算子,以期提高收敛速度,为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在算法后期,利用模拟退火算法的随机扰动性,引导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同时还引入了免疫记忆,运用精英保留策略预防最优解的丢失,最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免疫算法.通过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在解决混合流水车间问题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