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14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根据当前S700K钩锁式分动外锁闭五机18号提速道岔故障率高,对铁路提速后运输秩序干扰较大的实际情况,阐明了提速道岔的结构、维修标准、运用环境、固有缺陷,提出了开展工电联合整治、专项维修等一系列技术攻关措施,以降低提速道岔故障率,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船舶缺陷性资源"与"船员走神"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长期在船上从事驾驶台资源管理工作的实践,就如何正确处理“船舶缺陷性资源”与“船员走神”这两个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整治效果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轨道系统的服役状态直接影响高速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随着无砟轨道结构的大量投入使用,无砟轨道病害成为影响线路平顺性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病害的整治措施有很多,但如何对整治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是日常维护工作的难点之一。结合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存在的几种主要病害和整治方法,对轨道动态检测、光纤传感监测和地质雷达无损检测3种整治评估方法进行介绍和对比,为整治评估方法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灌注桩的超声波透射法检测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对缺陷性质判断产生错误,发生漏判、误判、重判、轻判等问题。通过用PDI公司的CHAMP对在实际检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判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了避免方法,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广西洛维大桥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桥主桥箱梁存在的主要病害,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加固方案,并通过结构验算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今后类似桥梁的加固改造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扎墨简易公路便道整修工程实践,介绍了扎墨公路沿线地质的工程特性、分类以及该路线上的公路病害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病害处治措施及在扎墨公路沿线区域进行公路工程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钢的碳氮共渗10种缺陷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的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具有共渗温度低、可直接淬火等特点。着重分析了碳氮共渗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10种缺陷,并针对每种缺陷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治,能有效确保碳氮共渗层质量,提高使用寿命,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交通建设迅猛发展,复杂艰险山区铁路隧道工程规模庞大,为降低维修养护成本,满足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及乘客舒适度的需要,隧道内采用大量的无砟轨道结构,但仰拱施工仍然延续以前的施工生产模式,时有隧底积水、虚砟、欠挖等施工质量缺陷,导致无砟轨道结构开裂、上拱、下沉等病害,严重影响列车运营安全。依托某运营高速铁路隧道,为解决无砟轨道结构上拱的病害,采用现场调查、物探及钻探验证的方法,查明仰拱及填充厚度不足、隧底积水是导致病害段轨道几何位移的主要原因;根据病害段实际情况,采取限速45 km/h、锚杆加固隧道边墙、切断钢轨及道床板(保留支承层)后,设置短轨并利用两端既有的道床板支承层及仰拱填充架设钢垫梁,分段拆换仰拱、填充及支承层,分段现浇道床板,恢复轨道结构,实现隧底病害的彻底整治。  相似文献   
19.
高雪松 《北方交通》2006,(5):124-127
较详尽的论述了热熔标线的现场施工工艺与流程,提出了相关质量控制方法.分析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强风化砂岩地区浅埋偏压隧道病害分析及整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浅埋偏压隧道在铁路建设中较为常见,偏压荷载是形成隧道病害隐患的根本原因。为解决强风化砂岩地区浅埋偏压对隧道结构稳定造成的不利影响,以某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观察和分析监测结果,探讨隧道受力机理,归纳总结出地形因素是偏压荷载产生的根本原因,施工干扰及水的因素恶化了隧道不平衡的条件。隧道成功的施工,验证了反压回填能够平衡隧道承受的偏压荷载、注浆加固能够提高破碎围岩的整体稳定性,双侧壁导坑法对施工干扰少,在开挖中应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