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46篇
综合类   128篇
水路运输   88篇
铁路运输   92篇
综合运输   6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Smart growth an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proponents advocate increasing the density of new land development and infill redevelopment. This is partly in order to reduce auto use, by reducing distances between trip origins and destinations, creating a more enjoyable walking environment, slowing down road travel, and increasing the market for transit. But research investigating how development density influences household travel has typically been inadequate to account for this complex set of hypotheses: it has used theoretically unjustified measures, has not accounted for spatial scale very well, and has not investigated potentially important combinations of measures. Using data from a survey of metropolitan households in California, measures of development dens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main hypotheses about how density affects travel—activity density affecting distance traveled, network load density affecting the speed of auto travel, and built form density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walking—are tested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 models of auto trip speed and individual non-work travel. Residential network load density is high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peed of driving, and is also highly correlated with non-work travel, both singly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measures. Activity density and built form density are not 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on their ow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denser development will not influence travel very much unless road level-of-service standards and parking requirements are reduced or eliminated.  相似文献   
72.
城市土地开发模式的变革对城市交通系统的产生了新的要求,同时城市交通系统也会反作用于城市形态和用地开发.文章首先探讨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开发的互动关系,并从内涵、基本结构和规划原则等方面对基于公交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TOD)进行了初步探究.然后以新加坡、香港新市和波特兰及巴西库里蒂巴为例进行TOD模式实践剖析,体现TOD模式优越性与可持续性,最后总结了我国城市发展TOD的问题并给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73.
新形势下电务维修体制改革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概述了当前电务系统维修体制管理和维修模式的现状,针对铁路电务产品的状况,提出了建立三级维修中心、实行四级维护责任的橄榄型维修模式,建议开发电务产品维修服务数据库管理系统做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4.
陈正东 《中国水运》2007,5(4):237-238
以职位能力为导向,采用演绎的推导方法,以培养“二专多能”的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使课程体系更符合高职高专的教育规律,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培养的学生更符合动漫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的标准。  相似文献   
75.
胡于芬 《中国水运》2007,5(11):159-160
本文阐述了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76.
戴继平 《中国水运》2006,6(9):239-241
针对当前我国MBA教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在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7.
家装污染及其检测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了家装污染对人的危害以及污染来源,提出了污染检测、治理方法和家装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8.
电子车牌识别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吉阳 《北方交通》2007,(10):77-78
对电子车牌识别系统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前景作了阐述,并对其在各相关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79.
计算机联锁的发展包括技术上和功能上两个方面。新一代计算机联锁的本质是智能化。本文对计算机联锁在系统一体化、完善自检功能、车站程序控制、增加智能化功能、车站作业自动化等方面的需求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0.
汽车运行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汽车用燃料(汽油、柴油、代用燃料)、润滑剂(发动机润滑油、齿轮油、自动变速器油、润滑脂)、特种液(制动液、冷却液、空调制冷剂)、燃料添加剂及润滑剂添加剂等运行材料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该研究可为汽车运行材料的新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